“父皇,你看看吧。”
李承乾掏出了一个完整的白叠子花骨朵后,又掏出了一团棉花絮,放在怀里,此时掏出来还有一点温度,暖暖的很舒服。
李二陛下接过来的那一瞬间,李二陛下就明白了,这东西的重要性,还有着淡淡的温度在手,顿时李二陛下就有点激动。
长孙皇后还有点不知道什么情况,李二陛下已经将手里的东西递给了她,长孙皇后拿着这两样东西一时间还是有点反应不过来。
“观音婢,这絮状物就是这白叠子做出来的,而这白叠子是地里长出来的,可以做成衣服保暖啊!”
李二陛下激动向自己媳妇解释道,此刻的长孙皇后听到后也是大吃一惊,真的假的,这和上等羊毛一般的保暖物居然是地里长出来的?
“高明,你告诉母后,这是真的?这两个是同一样东西?”
“是的,母后,就是单纯的塞在衣服里面,或者是被子里面都是非常保暖的。”
李承乾看着自己爹妈的眼神,自己若是说出半个不合心意的话语,估计少不了一顿毒打,敢同时消遣这两位,估计应该没有人敢。
“不错,不错,长安城里不少高昌人,父皇会请一些来皇宫里面辨认的,若高昌真的大面积有这个,父皇定会取来的,这你不要操心,早早把这做成你口中的棉衣才是目前最重要的。”
李二陛下此刻已经思考着怎么把高昌的这些白叠子都给运回
长安,是让他们赶紧全部进贡过来,还是自己这边带兵去拿;
毕竟这玩意可是大宛的大宛马要重要多了;
当年汉武帝为了大宛马都发兵打大宛了,自己为了这么重要的白叠子而发兵应该也正常吧,而且高昌国地皮也不小,还是大唐和西域的咽喉要道,重要的军事要地啊,好地方啊。
可是那地处西域,自己这中原大地很难管理的过来,而且高昌国的那国君鞠文泰对于大唐还是很听话的,没有发兵的理由啊。
“来人,去把几位司徒都给朕请来,朕马上要在御书房和他们有事情商谈。”
“是。”
“对了,把侯君集也叫来。”
“是。”
李承乾和长孙皇后看着李二陛下叫人商议,还把当前最炙手可热的武将也叫去了,李靖老了,李道宗还在西藏的玉树地区吃沙子,作为收复新疆的侯君集可不就是目前最强的武将了嘛。
这是要打仗了么?李承乾和长孙皇后都这样想。
午膳都这样了,大家也没有了胃口,没一会儿就结束了,李承乾表示告辞,但是却是被李二陛下叫去了。
“承乾,你也是太子了,等会儿商量事宜,你也去听听吧,有意见也可以说说。”
“父皇,儿臣还要回去整理整理这东西,和墨尚大师再研究研究想要尽快的把这棉布做出来。”
李承乾表示不想去,老家伙开会最烦了,自己回去陪着媳妇不好么,再说了自己去了也没用
,难不成这方面自己比自己老爹和那些大佬还要聪明不成,李承乾从来不认为自己比他们聪明,能成为皇帝,成为宰相的人,会比自己笨?
“那...”
李二陛下看着自己的这儿子,知道他想偷懒,正好也没有什么事情,他去不去都可以,无非就是去高昌取东西嘛,就要同意了,这孩子发现了这么好的玩意,给点假期也是正常。
“高明,你最好还是去一下,这东西是你发现的,也是你说高昌有这东西的,你去说明一下也是应该的。”
一旁的长孙皇后此刻已经明白了事情的始末,而作为创新小伙李承乾,怎么能不参见呢,这棉布可不是小玩意,不能出差错的,大家一起商量商量总是好的。
“对,你母后说的对,走吧,和我一起去吧,你舅舅和那些伯伯们都在等着了应该。”
李二陛下示意李承乾跟着去吧,长孙皇后也在一旁示意,李承乾无奈的只能跟着,没办法享受了太子这身份带来的福利,这义务多多少少还是要做一些的。
然而,到了御书房,也就是李二陛下的书房的时候,大家都已经各就各位了,当自己老爹把东西拿出来,把事情一说。
那场面就好比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你一句我一句的,都有各自的想法,有的说要打,有的说不打,但是事实上大家都知道打或者不打都有好处和坏处,而作为大唐官员的顶峰,这几位
不会因为同僚的几句话而做出改变,更何况自己说的也是有一定道理。
做在上首位的李二陛下也是有点头疼,他很睿智,所以他知道能在这里的人都不蠢货,大家说的都有道理。
李承乾看的很有趣,原来这比看唱戏有意思多了,看着自己老爹,那个贞观大帝此刻也是皱着眉头,不知道选择该听谁的。
李二陛下不经意间注意到了自己的那个逆子,低调的在一旁看着,虽然那逆子没有笑,但是李二陛下感觉到这逆子肯定是笑了。
想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