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着坝子四角的四个铁皮垃圾桶,“四面都是垃圾桶,你是个瞎子咩!”
“搞这些有啥用嘛!还不是到处都脏兮兮的。”
“我说你娃今天有点日怪(装怪)哦!前天中午顶起大太阳,大学生们把全村的垃圾都捡了一遍,装了几大车拉起走你是没看到咩?我们穷是穷点,还是要有良心有......有......对,有素质噻!”
“对头,又不是烂泥扶不上墙,不能让别个看轻了噻!”
嘴硬犯了众怒,那人再不言语,悻悻捡起烟头,丢到垃圾桶里。
很快,各组的队伍都集合完毕,全是村民,十男五女,在各自活动着身体。
因为只有三个组,第一轮轮空的组多少占点优势,所以各组派出一个队长去抓阄。
于是,对战顺序定下,第一轮:一组对战三组,二组轮空;
第二轮:胜者对战二组,若再胜则为第一,若败了,则等待第三轮结果。
第三轮:二组对战第一轮败者,若二组第二轮第三轮皆胜,则二组夺冠,若二组第二轮败,第三轮则与第一轮败者分出二三名;若二组第二轮胜第三轮败,三组均为一胜一负,则抽签抽取决赛对阵双方。
这也符合农村人的习惯,一切争执不下的东西就通过抓阄抽签的方式交给天意,然后谁也不怨谁。
粗粝的拔河绳被人缓缓拉起,绷直,三道石灰洒出的白线,约束着众人的位置,也彰显着胜利的终点。
霍千里含着哨子,将绳子正中地红绸固定在中间白线的正上方,左右看了看,然后鼓起腮帮子,吹出一声尖厉的哨音。
“加油!加油!”
“一组加油!一组加油!”
“三组!加油!三组!加油!”
竞技项目有着它独特的魅力,无所谓新潮老套,只要置身其中,都会不由自主地被那种氛围所感染,然后生出欢喜同悲的力量。
拔河赛是这样,篮球赛也是这样。
只不过在一旁加油呐喊得脸红脖子粗的换做了各组的村民。
他们为己方每一个进球而欢呼,又为每一次错失机会而遗憾。
看着大学生们为了他们各组的荣誉在场上挥汗拼搏,一种少有的集体荣誉感被激发了出来。
最终拔河赛上,三组直落两局胜出,二组第二,一组第三。
虽然铁牛不参战,但三组依然有二牛跟二牛妈妈两位“定海神针”,实力碾压。
篮球赛上,一组却一扫颓势,强势拿下第一,二组依旧稳守着第二,三组就掉到了第三。
众人激动的情绪还未平复,接下来的趣味运动会又开始了。
开始的是一个在高校的素质拓展中极其常见的十人十一足,也有叫十人六足的。
十个人站成一排,将相邻的两条腿绑着,然后从同一起跑线出发,一起跑到终点,用时最短的队伍获胜。
这个项目的用意也很明显,要锻炼大家团结协作,步调一致的精神。
刚开始,走得东倒西歪,一摔一大片,看得一旁看热闹的村民哈哈大笑。
一个人灵机一动,“我们可以喊口号嘛,左右左右,大家就可以一起出脚,然后就不得摔了!”
大家一听,要得!
“预备,左右!左......哎哟!”
“妈哟!老子出右脚,左脚咋个也被扯飞了啊!”
“脚绑到一起的,左右要不得!”
霍千里和工作组如今已经没有任何担忧,轻松地笑看着场中村民们笑料百出的场面,然后还上去拱一把火,“大家抓紧了啊,距离正式比赛还有五分钟!”
好在这也不是特别难的问题,众人慢慢还是摸到了诀窍,熟练起来,再然后,便能够喊着整齐的口号快跑起来。
“一二一二一二一二!”
在整齐的呼喊声中,团结协作基础更好的三组第一个冲过终点,再次拿下了一个第一。
欢笑声中,第二项内容又开始了。
比起先前那个一看就很好玩的游戏,第二项游戏的规则就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倒不是看不懂规则,而是看不明白有什么好玩的。
规则很简单,每组选十个人出来,蒙着眼站成一列,最开始那个人会被告知一句话,那个话有几个关键点,依次传下去,每人有十五秒的时间,最后一个人说出来的关键点最多的队伍获胜。
村民们嘀咕着,这么大的人了,传个话还不会嗦!这个游戏怕是不好耍得!
说着,一组的队伍出场,十个人站成一排,蒙上眼睛,间隔两米,确保听不见旁人谈话。
然后顾大强拿着一张纸上前,先跟观众们仔细展示过一遍,引得观众哈哈大笑。
霍千里走到台上,拿着喇叭笑着道:“这就是个题目,大家不要担心,也不用去想可不可能,听到什么就如实传什么就好。”
蒙着眼睛的十人点了点头,心里十分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