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专题论政(2 / 3)

死你个狗日的!”

顾大强开口道:“所以说你个瓜货一天屁话多过文化,现在读报栏建起来了,多来看哈儿报纸读点书!专题片, 那就是专门讲这个主题的影片,都专门讲你了, 会只有一分钟?”

顾大强一脸鄙夷,把霍千里昨天晚上跟他解释的话转头解释给众人,然后迎来一片诸如【村长不愧是村长,懂得真多】之类的夸赞,让老江湖都有点不好意思。

这一聊的后续就是,没过多久,全村都知道今天下午两点那个专题片,长得很!

......

江清月的家里没有电视,今天中午,她和江母就在铁牛家里吃的,然后坐在一起,一边帮忙做点剥花生,缝衣服之类的小家务,一边等着电视机里属于他们,属于整个虎山村的画面。

昨晚那段报道,将众人的胃口吊起,但都觉得不过瘾。

此刻一边等待着,一边兴奋地讨论着那个专题片会讲些啥,会有多长时间,有哪些人露脸之类的。

时间在一声声的欢笑中走过,当时针指向两点,电视里的画面便随之一变。

简短的片头闪过,一位女主持人端庄地出现在画面正中。

“解读一个案例,提升政务水平。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蜀州论政,本期节目,我们继续聚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期节目我们也同样有幸邀请到了........欢迎二位。”

简短的开场白过后,主持人就抛出了一个话题,在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上大家都好理解,但对于农村的思想工作,乡风文明建设,应该如何推进,两位嘉宾怎么看?

专家们一顿车轱辘话过后,主持人面朝镜头,“近日就在我省,一次城乡思想文化互动交流实践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随着她的话,画面一转,虎山村的画面正式映入眼帘。

浑厚的男声缓缓念诵着旁白,“虎山村,地处我省旌城市东江县千符镇,是省级贫困村。在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的方针指引下,省委快速响应,省委组织部遴选了一批优秀大学生,进驻各个贫困村,担任驻村干部,来自蜀州大学的霍千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来到了虎山村.......”

旋即旁白用极其简短的文字概括了虎山村过去一年的发展,然后霍千里出现在了镜头前。

“等着收丹参的时候,我就跟村委讨论,能从哪些方面入手,进一步提升我们村子的新农村建设水平,改善大家的生活.......当这个想法萌生之后,但还是找不到具体的切入口,于是我们就想,要不做个调研吧!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嘛!”

画面在那写满文字的调查问卷和分析报告的手稿上闪过。

旁白念诵着:一个村,三个组,一百一十多户农户,四百余份调查问卷,最终形成了这一份一万六千多字的调研分析报告。霍千里和虎山村村两委扎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上级的认可和支持。

接着便是县乡两级主要领导在镜头前的讲述,表达着对虎山村扎实工作的认可,对这个工作思路的支持。

“很支持,从县乡到市里再到省里都很认可。组织部还专门排了人,为我们协调难点。”霍千里又出现在画面里,笑着道:“毕竟这事太大了,根本不是我们一个村子能办的,没有上级的支持和肯定,我们肯定做不下来。”

旁白:难点是什么,就是协调高校的资源。

然后画面便转向了高校,高校的领导轮番出现在画面里。

蜀州大学的一位学院院长开口道:“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是大学生从校园走向职场的必经之路,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让他们提前接触了解,提升他们的水平。”

蜀州师范大学一位副校长说道:“现在大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少有锻炼,通过这项活动,可以让同学们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而后村长顾大强、村委会成员们都露了把脸,讲述了准备阶段的种种困难。

画面忽然一转,大学生们在灰蒙蒙的天色中登车的场景和虎山村村民一大早就起来的场景两头拉起。

这还多亏了刘晓雨在这边,让这个纪录片多了好多虎山村的素材,她的师父自然笑纳了。

很快,双方汇合,那场盛大的欢迎仪式便拉开了整个活动的帷幕。

中间的那些故事无需再赘述,和先前蜀州新闻报道的故事逻辑一样,只不过画面更丰富了些,穿插了不少村民和大学生的采访。

而这些对比放在一起,更能直观地体现出双方立场和观点的变化。

当趣味运动会结束,画面切回演播室。

“对于这场活动,我个人感觉很新颖也很有意思,不知道二位专家怎么看?”

女主持人很好地扮演了一个“花瓶”的角色,将问题抛了出来。

一个嘉宾率先接过话,“我觉得这个活动是极富创造性的。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他的立意很好,城市、乡村、先富、后富,我们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