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虎山行》(3 / 4)

在画面的另一半形成鲜明对比,当一张张疲惫的脸上绽放出开心的笑容,不知是谁带头,一间间教室里都响起了不约而同的雷鸣掌声。

修路完成,摄制组的平房也修好了,镇上领导来视察之后十分满意,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观众们发现,霍千里又开始了思考。

他坐在小土坡上,目光看着村子,手边摆着一份打印出来的文件,怔怔出神。

夕阳打在他身上,在寒冬中为他披上一层温暖的光。

这个画面,竟有了几分世界名画的感觉。

镜头悄悄对准了霍千里手边的文件,上面是一篇关于长宁村土地指标增减挂钩的报道。

对此,旁白没有做过多的解释,只是平稳地配合着镜头继续推进。

很快,到了杀年猪的时候,那只脱离掌控的大白猪一下子将摄制组成员拱翻,然后被顾海涛扑倒在地的画面引得观众们哈哈大笑。

顾海涛那句系最艳的围裙,按最肥的猪,也意外成了好多外地学生对蜀州本地学生的调侃。

而后,镜头又带过了霍千里带着众人连夜救援遭遇杀猪盘的虎哥一行的故事,然后便记录起了春节期间虎山村的种种,将蜀州农村过年的气氛很好地呈现了出来。

出于各种考虑,韩致远以及第一批的专家组都没有出现在纪录片中。

再之后,就是在日常之中看着丹参苗一点点长大,然后跟着霍千里开始忙活【高校-支部-农户】模式下城乡思想文化互动交流的事情。

这件事的前因后果,以及幕后种种才真正展露在大众的面前。

看着霍千里和工作人员顶着烈日在锦城各大高校沟通商议,确定人员,推演方案;

看着他跟各级政府主官汇报沟通,请示方案,又不断修改;

看着他回到村里又跟村干部一起,做了足足半年的准备工作;

眼高于顶,自命不凡的大学生们终于对“政策落地”这四个字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

这当中也有一些小小的插曲,虎山村懒汉家里破旧棉絮里那窝白花花吱吱乱叫的初生老鼠,也被刘晓雨剪进了片子,还意外通过了层层审核,成功让屏幕前不少的大学生尤其是女生破防。

后面瞧着霍千里跟镇高官商量借褥子的事,让人感觉心酸又好笑。

那些去过虎山村的大学生们也终于明白,他们最开始还略有腹诽和嫌弃的条件背后,虎山村上上下下付出了多少的努力。

忍不住便又想起了翻山越岭的另一边,那些朝夕相处了好些日子的村民,思念让他们置身在人群中,也感到有些孤独。

而后的画面就和之前那次专题片的画面差不多,观众们从笑到哭,再到彻底地感动。

【丰收,一个听起来就饱含着喜悦的词汇,对今天的虎山村来说,更多了些自我救赎的意味。】

当旁白一起,镜头便跟着霍千里来到了药田之上,看到了他们的辛劳,听到了霍千里跟顾大强的商量。

然后,屏幕前的大学生便瞧见了那一幕注定会留在他们心头很久的画面。

那一晚,月明星稀。

那一晚,星光璀璨。

在暗夜山林间闪耀的,是手电,更是一颗颗自强的心。

随着盛大的丰收仪式开启,县乡两级领导、夏晚晴率领的文兴医药众人先后出现,那一百多万现金的发放,将气氛推到了最高潮。

【农村很复杂,村民也很复杂,而我们这些所谓的城里人总是怀着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来看他们,轻易地用某些标签去定义他们,甚至包括前来帮扶的干部,往往都是怀着高高在上的救世主心态,这是不对的。不去理解村民的所思所想,所求所愿,只把自己那些念头和设想硬往他们头上压,能成功就怪了。——霍千里】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但我们大多数的贫困农户,依旧还停留在等、靠、要的层次,总幻想着国家、政府帮他把什么都弄好,他坐享其成就好。我们扶贫的干部,可以指路,可以开路,甚至能帮忙铺路,但终究不能替他们走路!所以,我希望虎山村的村民,慢慢能做到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创造明天,这样得来的富裕才会长久。——霍千里】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谨以此片,献给奋斗在扶贫一线的干部。】

【第一季完。】

当整个纪录片在霍千里的两句话和一句致谢中划上句号,教室灯光亮起,原本以为又是一场无聊政治任务的学生们意外地没有如以往一样全部解脱般起身,坐在座位里,若有所思。

如今的网络,正被公知们占据着话语权,不少大学生都信奉着那一套,向往着西方的灯塔,觉得我国的上上下下都是一团黑。

但当看完了这个片子,看着那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扶贫干部,他们忽然又对一些本以为绝对正确的说法产生了质疑。

当他们三三两两地走出教室,散向学校的各个角落,一段段对话也在悄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