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子慢慢说完了,接下来就是些深度话题了。
“霍干部,我觉得房子顶顶莫用预制板封哦!说是用不了两年就要变形漏水的嘛!”
“对头,我觉得现浇最好,价格高点就高点,我是实在不想过那种一到刮风下雨就要爬房顶上捡瓦片的日子了!”
“还有,屋前屋后的堡坎要整巴适!”
“哦对了!要是几家人连到一起的话,水沟沟要整好,不然的话,水排不出去,也麻烦,还要扯经(吵架)。”
.......
等到众人渐渐将自己脑子里积攒的,对于未来生活的美好幻想倾泻一空,顾海涛终于得空揉了揉自己酸得不行的手臂。
霍千里拿起面前的一叠装订好的A4纸,“一人一份,拿着看看。”
一个坐在远端的村民看着前面的人传下来,笑着道:“嗨呀!霍干部,我们哪儿看得懂这些高级东西哦!”
霍千里微微一笑,“这是我在网上找的一些全国新农村建设的优秀桉例图片,咱们都看看,能不能有些新的想法。”
这些资料,是霍千里委托江秋雁帮他查的,查好之后将图片打包发到了他的邮箱,今天早上才去王伟的办公室打印出来。
虽然黑白打印看上去比较模煳,但是大体上都能看得清楚,落在这些村民眼中更觉得稀奇。
还别说,真起到了作用。
这些村民仔仔细细地看了之后,还真提出了好几条一听就比较有用的建议。
等顾海涛一条条地记录完,霍千里又领着众人将之前的那些建议筛选了一遍。
尤其明确了一条:没有私人订制,要结合出一个对所有人都能接受并且觉得喜欢的框架。
若是一开始这么说,估计好些人心头会觉得不舒服。
但当大家都坐在一起,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也听了别人的意见之后,便很容易接受这个决定。
而且好在大家都是从土屋过渡到平房,大体的方向都是一致的,没有存在什么你要宽敞大气,他要小巧精致之类完全弥合不了的矛盾。
足足花了两个多小时,饭都没顾得上吃,众人才将基础的框架梳理完了。
建好的房子大概长什么样,也在众人的脑海里真正成了型。
一个村民抠了抠脑袋,“霍干部,你说我们说这么多,想这么好,到时候工程队得不得跟我们好好整哦!”
“硬是哈!”一个村民也点头道:“他们莫随便给我们修一个东西就了事了哦!”
有了明确的期望,众人也开始患得患失了起来。
面对众人的疑惑,霍千里哈哈一笑,“放心,工程队绝对不会乱来,也绝对会按照你们想法来的。我们这次还是找的给我们修村委会的这个工程队。”
众人闻言松了口气,别的不说,这家做事的质量大家还是看得见。
“霍干部,我先说清楚,我不是怀疑你哈!”又一个村民举手道:“我是担心那边的人理解不了我们的想法,或者理解错了,到时候修出来不对,咋个办哦?”
“这个你就更放心好了!”霍千里笑了笑,“他们这个工程队的老板也来了的,还全程听了我们这场会。”
一帮村民一愣,左看右看,然后就看见顾海涛站了起来,朝着他们鞠了个躬,然后笑着道:“各位叔伯婶婶,我就是那个工程队的新老板。”
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