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丝绸之路凯旋归来,山庄的人欢呼雀跃,因为这里的人自古以来就没有去过那么远的地方。
这时少东家想得更远,他来到这个时空,他自然知道谁掌握冷兵器向热兵器过渡,谁就能掌握军事和政治经济的主动权。他决心把火药再向前推进一步。
黑火药只是火药的初级阶段,火药在推动社会进步上,是有极为重大贡献的。但不把火药系列搞出来,冷兵器向热兵器转变,就是一句空话。
硝化甘油因为不够安全,不是理想的炸药,但是这个环节是绕不过去的,因为雷管离不开硝酸甘油。
韩富国制了一口两尺的深桶铁锅,铁锅里镀了铅,锅的周围有几道铁槽,铁槽两端连接着管子,可以把溪水引入和排出,这就是用循环水给锅冷却。
管子的上装有一个铁斗,里面装满了冰盐,冰盐水是可以让硝化甘油快速冷却。
入水口处还准备了冰块,开始后要逐步加入水中。
新型火药的主材是丙三醇三硝酸酯,这种物质在液态下,可以溶解12%硝化棉。
第一步,就是少许加温,让丙三醇溶解,然后加入了硝化棉,渐渐的纤维就溶化入液体中。
水阀打开,冰盐水让锅内温度达到13.2度,锅内物质就固定了。
少爷用机械手臂,又给铁锅加入了硫酸、硝酸、然后又用木棒搅拌。
这样获得了固体双基药。双基药可以做发射药。
双基药用土罐装着,存放于地窖中。有了双基药就完全可以制造三基药。
少爷从东欧回来后,他把扩大开采冶炼金属的工作,以及私兵扩大至二千人等杂事交给别人去办。自己带着何鹏飞、黄云勋两人,在城外建化学实验室。化学试验是很危险的一件活儿,必须远离人群。
试验室摆满了坛坛罐罐。韩少爷闯丝绸之路前,就用石英砂炼出玻璃了。实验室里玻璃器皿摆满了。
黄云勋进到房间里好奇的问:“富国,我们要做什么事?”
“我们研制一种比黑火药更猛烈的爆炸物。我给你们讲过的化学课,就有用武之地了。”
何鹏飞有些不解:“就我们三人吗?”
少爷说:“核心部分就我们三人。因为开始要万分小心。外围工作人员就多了,那些事没有危险。另外就是核心技术不能让不相信的人知晓。我们都要养成保守秘密的习惯。我写一个方程式,大家背记于心:C7H5N3O6。”
“富国这个方程有什么特别之处?”黄云勋问。
韩富国拿出一个纸包,将里面黄色的粉末倒了在盘子里。
何鹏飞见了说:“这就是个黄色染料”
这东西就是在前面小心制作的。
韩富国说:“不完全对,它们的分子式还有点区别。但如果能将它引爆,其威力是巨大的。我们接下来就是要搞清楚引爆它的方法。”
他们每次做试验,都用机械手臂操作,在几丈外建有全钢防护罩,用量最多用两钱。经过六十次试验,终于让他的两个小火伴,搞清了丅N丅的沸点和爆炸点的温度数据。
韩富国自然是知道这些的,他是要通过这些实验,让他的小伙伴熟悉哪些关键数据,让他们对引爆就有了大方向。
接着搞了雷酸汞,这个很安全,但装入铜管后,很易腐蚀铜管。
“在金属中鉛具较好的耐腐性,我们用它装雷酸汞。”何鹏飞感悟到。
“可铅太重,且容易变形。”黄云勋反驳道。
富国笑了:“我把大家的意见综合一下,把铜管镀上鉛就成了。”
果然,将鉛化了后用铜管往里一沾拿出,铜管表面就有一层鉛,再将雷酸汞装入其中就没有发现腐蚀问题。
对雷酸汞用量,用每一个当量都爆炸一回试试,最后选定炸后能让周围温度达240度用药量。
在撞击试验中雷酸汞爆炸了。
用火绳引爆也是成功的。
烟花的甩炮也可以进行引爆。
“就用烟花的摔炮药。不过管子用纸做为宜”,韩富国出了个简单有效的主意。
试了试效果不错。就成本来说,甩炮的成本很低。
当然雷酸汞雷管也是必要的。
这天他们骑马进山,把两种雷管和炸药都试了。威力大的让人感觉大地都抖起来了。
引爆火药的东西有了,韩富国就要做火炮了。
他还是先选择红衣大炮,哪种火药样式,因为哪样制造太简单,符合当时的生产力。
不同的是,他有了合金钢,就不必搞那种傻大黄粗笨的笨重货了。
私兵将炮身拉到山里,加量装进火药和铅饼,韩富国将人员散至四百步外,自己点燃引线,再快步跑入掩体。
炸响后,炮身完好。
不过炮的后座力太大了点。
“在配方中影响燃烧速度的主要是碳。我们从碳的制作中找原因。把后座力降下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