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东安排。
他宣布:“等会儿按单位领取面粉原料,开始连夜加班制作三到五天的干粮,明天早饭提前到辰初,然后所有人收拾行装,集合等待出发,大家不要紧张,也不要着急,跟着我走,千里万里也是当天天黑前到达,准备干粮的意思是,咱们到了新的地方安营扎寨,可能来不及做饭。两三天时间里,应该就能和现在一样稳定下来。”
整个营地紧张起来,按照每人十斤面粉发放,还有大量咸盐、酵母和食用油,不限品种的制作干粮。这个品种有很多种,移民里不乏手工匠人,民妇的手艺花样也很多,最多的还是蒸饼,也就是加了盐的馒头。匠人制作蒸笼,树条编织个巨大平面,摊在大锅里的支架上,摞上三四层,一锅就能蒸数百个馒头。
年节的喜悦只是表面现象,忙忙碌碌的热蒸汽里弥漫着香甜的酵母味道,但人们的心头,还是充满了对未知的未来命运的担忧。
这是个不眠之夜,女人在锅灶边忙活,有人在匆匆收拾行装,只有孩子们有些激动,他们对未知环境总是充满好奇憧憬。
第二天早上,人们依旧吃了咸香牛肉粥,然后拆掉帐篷,卷起来抬着,背上行囊干粮,再把大锅用木棍绑着抬着,吃饭的家伙可不能有损坏,一些顺手的工具也得扛着,比如仙长给的铁锹,工匠制作的蒸笼炊具,当然还有自己吃饭的碗筷,无论大人小孩,都背着行囊,手里拿着木棍之类的,准备来一场万里大迁徙。
各组由组长带到指定地点集合等候命令,上千名护卫多戴了一顶红色帽子,在队长带领下维持秩序,不准小孩子乱跑。
队伍的前面,有四辆庞大的神车,前排的移民就有幸见到了两个仙长的媳妇,由一帮大小丫鬟美女拱卫环绕着,带着大包小包的行李,上了神车。
一群大小花枝招展的美女,也是有小厮丫鬟陪着,带着各自的箱笼行礼,登上另几辆车。
整个庄园的大院子里,就剩老管家高简和几个老仆留守,其余人全部背着行囊,拿着随手的兵器工具,在车后站队等待。
有许多红帽子护卫到庄园外围,通知那些饥民说:“仙长就要走了,还有想去的没有?要去就赶快收拾行李。”
有人问:“仙长走了,中午还有饭吗?”
护卫笑了起来,说:“仙长都走了,谁还管你饭?你们也收拾一下回家吧!”
啊!数万人骚动起来,他们打算免费蹭饭到开春呢!现在也没有准备,中午没饭了怎么办?这饿着肚子也走不回家啊!
受灾逃荒的难民是以家族村邻熟人亲友关系为群居单位的,虽说今年的雪灾较重,暂时还没有饿死人冻死人现象。
白云山庄舍粥的热量大,喝一碗能顶一天,晚上还有人在彻夜烧开水,下半夜就开始炖肉汤,冻得急了的人可以在炉灶附近取暖,他们也才知道,那种石炭的能烧那么久,温度能更高。
许多带头主事人聚集商议,有人认为别人能跟着走,我们为什么不能?回家种地也是种,跟着仙长开辟新天地有什么不好。
两种不同意见一直存在,只是,现在这个抉择的关键时间,激进分子的言论就占了上风,保守分子再想坚持留下,中午就得忍饥挨饿,回程还得承担冻饿死人的责任。
这些人是以一口锅韦聚集单位的,一口锅供养五百人左右,于是,就有许多锅被绑起来抬着,几百人跟着红帽子护卫往庄园深处走。
人们都有从众心理,看见别人走了,外围的人就着急起来,红帽子护卫解释一番,就有更多人收拾行装。
到了中午十分,外面还有三分之一的灾民在观望,有人想进里面打听情况,被红帽子护卫给一阵棍棒飞舞,态度也强硬起来。
“仙长给你们好吃好喝,带你们去极乐世界,你们还在等着吃白食,哪有这样的好事儿?中午没饭了!”
有人哀求自己的部落带头人,说我们也跟着走吧?仙长都舍得用牛肉施粥,跟着他还能让咱受了罪么?
于是,最后一批人也失去了原则,红帽子挥挥手说,快准备去吧!我们再等一会儿!
“早就收拾好了!走了啊!”
呼啦啦地,外面等待的饥民没了指望,全都集合起来,在红帽子护卫队员引导下,一群群地跟着走进庄园深处,跟在黑压压的队伍后面。
有人向仙长汇报,说所有灾民都跟进来了。
丁文东看看徐自强,说:“你在前面跟车,由四个司机负责,按规划安排各组先住扎下来,我在后面殿后!”
徐自强想说什么,就见丁文东在山坡边上,对着一块杳无人迹的雪地作法,拿着一把长剑胡乱挥舞一通,雪地里就出现一个七彩大圆环,圆环下部和地面接触之处,仅仅一步只隔,出现两个截然不同的季节,脚下是皑皑白雪,圆环那一侧却是阳光明媚、蓝天白云碧草地。
他做出一个前进的姿势,神车启动,先后缓缓驶过圆环,后面是徐自强站在圆环边上督促:“跟上!跟上,跟着车往里走!”
五十名盔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