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鏖战(三)(2 / 4)

挽唐 巴东五溪蛮 6824 字 2022-12-28

猛然下令让所有重甲弩手射击。

随着钱镠一声令下,四十名弩手几乎同时对准正前方的敌军扣下了弩机的悬刀,脱离限制的无羽弩箭从吴钩都方阵这只巨型“鹰隼”的两翼齐射而出,携带着巨大的动能飞向了敌军的盾墙。

“咚!”

原本被山越贼军认为在这个距离无法被击穿的藤牌,几乎在转瞬间便被踏张强弩射出的弩箭完全贯穿,连带着依靠用手臂握持横木来操控藤牌的藤牌手也被这强劲的弩箭给射了个透心凉。

随着三十余名藤牌手口吐鲜血倒在阵前,原本声势浩大的山越贼军方阵顿时为之气夺。

仅仅一轮齐射打击下来,最前排的藤牌手便直接失去了战斗力,就像被剥离的页岩片一样摔得粉碎。

可这还远远不是吴钩都火力打击的结束。

完成一轮齐射后,第一排的弩手并未亲自装填,而是将发射完毕的弩机交给身后袍泽,同时接过被提前装填完毕的全新弩机,再次发起了射击。

“嗖——”

弩箭破风的声响如同阴间恶鬼的嘶鸣,夺命的牛头阿旁每次发出刺耳的嘶吼都会带走起码二十人的性命。

接连发射了三轮后,山越贼军方阵苦苦维持的防御态势终于开始支撑不住。

很多山越贼徒无法忍受如此残酷的弩箭射击,完全丧失理智地狂嚎,擅自脱离阵型,散乱地冲向正不断发射出致命弩箭的弩手。

张文彪麾下本就捉襟见肘的下级指挥官现在也没了主意,如果继续忍受官兵的火力压制而不主动进攻,恐怕山越贼军的方阵会在官军进攻前先一步崩溃。

但是如此散乱的冲锋,恐怕也很难对装备精良的官军甲卒造成实质性的威胁。

“狗官兵!你......”

“嗖——”

“杀!杀!杀!”

“嗖——”

不论面前的贼军多么喜欢张牙舞爪,站在最前列的吴钩都重甲弩手都一言不发,如同一尊沉静的磐石,只是不断用无情的弩箭回应敌人的吼叫。

六十步。

“嗖——”

五十步,等待已久的长弓手们纷纷张弓搭箭,从胡禄中取出长箭,斜指向正前方一齐抛射。

与其他袍泽不同,身为模范部队,吴钩都中的每个士卒都是符合顾柯训练要求的步弓手,顾柯和作训司几乎完全是按照初唐时期府兵的标准来培养他们的。

“放!”

简单估算了一下贼军大部前进的距离后,刘苌立即在阵后下达了射击命令,数量两倍于重甲弩手的步弓手便一齐撒放了手中的弓矢。

随着磅礴的箭雨落下,山越贼军脱离方阵前出的攻势几乎顷刻之间便受到了遏制。

平射抛射交叉形成的火力打击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给山越贼军制造了大量伤亡,距离吴钩都弩手还有五十步远时,山越贼军方阵的损失便已经突破了百人。

但在这个狭窄的地形内,即便是想转身逃跑,人数众多的山越贼军也找不到空隙,只能绝望地向着吴钩都严阵以待的防线发起冲击,寄希望于能靠人数优势击溃这面薄薄的铁墙。

看到贼军逼近身前三十步内后,弩手们便不再射击,而是将弩机丢到身后,从背后取出陌刀,大斧等重型利器,站稳脚跟,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冲击。

“十五步!投飞斧!”

位居阵中的都将李延年率领一众轻军锐士从腰间蹀躞带上取下薄刃的短柄飞斧,流星锤,短梭镖等形形色色的重型投掷武器,冲到阵前奋力一掷。

如同一只无形的重拳,将如海潮汹涌而至的山越贼徒一下锤打成了细碎的涓流,再次削弱了敌军正面攻势的厚度。

等到这最后一轮远程打击结束后,早已按捺不住的披甲陌刀手、刀斧手(他们同时兼任弩手)便挥动着手中沉重的兵器,向前迈步,如墙而进。

“吼!”

人数远少于山越贼军的刀斧甲士,他们前进时齐声呐喊的声响气势却直接盖过了各自为战的山越贼徒。

寒光闪闪,威势骇人的重型刀斧随着甲士的前进,猛然劈开了缺乏组织的山越贼军阵线。

这些在旧日镇海军武库中沉眠了许久的利器,终于重新开始尽情啜饮敌人的鲜血和骨肉。

这仅仅两横排不过四十人组成的两翼斜阵,在石城镇内狭窄的街道却已经是最大的进攻宽度。

在己方本身人数有限的情况下,再追求纵向上的方阵进深无异于自寻死路,故而吴钩都从一开始就选择了最激进的布阵方式:

用少量的斜向大横排尽可能多地加强己方方阵进攻序列的宽度,将已有人力发挥到极限,不留任何防御纵深,直接以斜向方阵对敌方发起冲锋,用己方绝对的装备和训练度优势,一鼓作气碾压、击溃对手。

同时由于吴钩都在刘苌指挥下斜向布阵的特点,实际的进攻锋线强度还要更高,处于这只铁甲巨鹰两翼之间的山越贼军要同时面对多个方向发起的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