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西征佛郎机,灭其宗庙!(1 / 2)

翌日。

三声净鞭响后,文武百官依次踏过金水桥,来到了大殿之上。

而此时的朱翊镠高坐于丹陛之上,一双眸子不断的在百官之间扫来扫去。

而此时的百官们则是恭恭敬敬的行礼道:“臣等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位爱卿平身吧。”丹陛之上传来了朱翊镠的声音。

待处理完一众琐碎的事情过去之后,朱翊镠便直接命太监将戚继光传来的奏报,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宣读。

“……臣与数万蛮夷于海上遭遇,蛮夷言语甚是狂妄,言明此行为征服我大明而来,欲以陛下之子民为其奴仆,欲劝降我等……此一战虽歼敌大部,然原因除却陛下圣明外,我军数倍于敌,蛮夷之火炮舰船竟优于我等……此蛮夷为佛郎机,若不平定此国,祖宗在天难安!”

“望陛下出兵荡平四夷之不臣,恢复我中华朗朗之乾坤……”

等战报宣读完了之后,下面一众文武百官们的脸上皆是露出了极度愤怒的神情,无人不义愤填膺。

大明乃是天朝上国,号称万国之宗主。

而一贯被视为蛮夷番邦的佛郎机这些蹴尔小国,竟然胆敢如此胆大包天的来侮辱甚至是要攻占大明。

“区区蛮夷也敢窥伺中华?”

“武安侯所言不错,若是不予番邦以痛击,则四方小国如何看待我天朝!”

“是极,祖宗之地,寸土不可失。”

看到下面一众大臣们的表现,朱翊镠的脸上闪过了一丝笑容,很快的便消失不见了。

虽然少数官员主和,但很快就淹没在众势汹汹之中。

朱翊镠眯起眼睛,要知道这样来看的话,自己的规划也是成功了。

本来想要这些文武百官们同意出兵西征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毕竟这些文官们是不想打仗的,一来一旦打仗的话,那就要耗费大量的金银。

而且若是战败,会对国力和国势产生不小的打击。

现在好不容易大明的国库已经有了一丝起色,如果再这样频繁发动国战的话,肯定又要将国库给打空。

而且打仗的时间持续的越久的话,花费的白银也就越多。

二来现在大明已经扩张了不少了,已经将安平州和太平州全部纳入到大明的版图了。

如果再进行扩张的话,也会使得君主的野心不断的膨胀。

这样怎么来看都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三来若是战胜,则是会产生一大批的军功封爵的军官。进行西征获得战果,那么武将就会立下大功。

他们也是不希望朝廷之中出现了很多有着巨大战功的武将。

这会使得文武之间不平衡,文臣们的势力也会进一步的被削弱。

之前的几次大规模战争,已经早就了一批新兴的军功贵族。

皇明讲武堂的开设也是标志着武将的再度崛起。

文官们之所以能够容忍,也是因为讲武堂能够将大部分将领纳入规范的轨道。

而朱翊镠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能够挑起这些文臣们内心的羁绊。

大明建国,再往前的汉人便是赵宋。

南北二宋,国势孱弱。

对外战争可谓是屡战屡败,签订了无数屈辱的和约。

所以建国之后,大明朝的士大夫对于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是极为骄傲的,另一方面又承袭了赵宋士大夫内心的自卑,所以对外的大国策从来就没有议和这一说。

他们是最不能接受,竟然胆敢有人来挑衅他们天朝上国,而且还是一些蛮夷小国怀有不臣虎视眈眈。

一旦议和的话,那无异于就是要了他们的老命一样。

所以说,此时的一众文官们则是群情激愤对于这样的行为纷纷表示谴责。

而且觉得这样的行为也已经冒犯了大明的列祖列宗,大明就应该出兵讨伐他们。

而内阁首辅申时行则是眉头紧皱,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而这些尚书们以及御史们则是群情激奋,对于这件事情是完全不能够容忍。

兵部尚书方逢时冷着脸,率先开口道:“陛下,佛郎机此举明显已经冒犯了我们身为天朝上国的威严。”

“小小蛮夷窥伺,这简直就是在侮辱我们大明,我们这些身为臣子的,是不能够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的。”

“而且还发生在一个蛮夷小国的身上,竟然仅仅想以一两万的军队就想着来攻破我们大明,无异于是将我们大明的尊严按在地上摩擦。”

“我等是绝对不会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即使他们求饶,我大明是天下共主也是绝对不可能接受与他们议和的。”

“还请陛下下令出军,让这群蛮夷小国的人知道我天朝上国不容窥伺。”

此时户部尚书张学颜也是开口道:“臣附议。”

要知道户部乃是掌管着大明的钱袋子,本来户部尚书张学颜是极其讨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