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沭阳城中起喧哗(1 / 2)

隔了一日,等待钱纶缉大掌柜处理船上的货物,采买回程的北货,还要采买北上大队所用的马车、马匹、走驴,一些伪作商队用的低值南货,林林总总的,整个队伍一起帮忙也是时间紧巴巴的。

张都知和陈都头并着手下也换下了官服礼服,穿上了寻常走商的衣物,融入了队伍之中。

薛正行这等纨绔,没了性命之忧后,又见识了海外奇物的神奇,竟是也放下了以往的跋扈架势,凡事都抢着去做,对谁都恭谦卑言的,两天下来让大家也少了给他脸色,只是这人也是厚颜的给点阳光就灿烂,除了不敢搭话虎妞,缠着其他人讨要各种奇物学习揣摩,对讲机、望远镜、冲锋舟都熟悉了个遍,还能帮着李清照核对《测距速算表》。

这小子看来也是聪明得紧的,只是从小缺少管教长偏了,现在这样子要不是心机深沉另有所图,要不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患者,畏威而不怀德。

不过也不好说呀,对男人来说,各种新奇的玩意,杀人放火的暴力工具,碾压对手的绝对武力,沉浸其中的快乐和释放的多巴胺不见得比那啥调戏小姑娘的来得少的。

钱纶缉这儿,来之前家主就说了,是跟着去还是返程,一看他自个的乐意,二看二小姐的意思。跟着孙姝娘的时间越长,钱纶缉就越感慨神通的包罗万象,而且二小姐还偶尔提到的百工技艺良种良畜还没来得及兑换出来,亦是令人神往。

孙姝娘这边正缺着善于交易营商的老掌柜,自然是一力欢迎。

陈都头的手下奉了旨意出来的,这种风险与利益都高的差事也值得一拼,连个愿意回去报信的都没有。

最后,是遣了张都知带的那个小中官回去给官家复命,顺便帮忙安顿一下仓促出门的侍卫家里事务。

从楚州径直往北就是宋国割让给金国的山东东路了,接壤的是辖下的海州(连云港),其下五县分别是东海、沐阳、朐山、怀仁、涟水,新组建商队的第一程正是往沐阳行去。

沐阳县在现代有点默默无闻的,不过在古代还是有不少历史事件在此地发生的。比如大科学家,《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曾在沭阳当过主簿,率领民众在当地兴修水利,官声不错;北宋末年时历史真实的宋江被海州知府张叔夜在沭阳击败投降;金宋两国也曾在沭阳多次大战交锋,名将韩世忠就是在此地被金兵击溃,几乎是仅以身免,手下部将张遇战死。

进入金国的地界之后,此时金国对地方的控制也不算严密,毕竟两国间的和平已经有十多年了,商队一直到了沐阳城门下才看到有兵丁把守,还都是汉兵,循例收了入城费之后也没有多为难,一行人找到城中最大的悦来客栈住下。

商队现在已经膨胀到三十多人了,客栈掌柜给安排到了后套院里,借了客栈的厨房准备饭食,安顿车马货物,分配房间,喧嚣了好一阵才渐渐安静下来。

等到开饭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后套院里四处掌了灯,灯影憧憧的样子。

孙姝娘又想起一件常用又便利的物件来,重力蓄能式LED灯。

说起来,现代社会的商品何等丰富,从衣食住行到奢侈享受的,数不胜数。孙姝娘一直控制着自己的欲望,紧着自己当下最需要的东西进行兑换,也是以自用方便为主,现阶段没想过靠着兑换赚钱,也不希望过于剧烈地冲击现有的生产和流通秩序。

兑换出来的物品,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现有条件可以仿制或者繁衍的,比如肥皂、火柴、良种作物等等;短期内无法仿制但是可以让属下甚至友军广泛地独立使用的,比如夜视仪、霰弹枪、手榴弹、手电筒等等;还有一些奢侈的生活便利品、危险物品,只能自己随用随换了。

这次准备兑换出来的重力蓄能式LED灯,算是在现代科技加持下非常简单,但是在古代条件下绝无可能仿制出来的,能够简陋条件下方便使用,又大大便利于各种环境照明应用的好东西。

一个挂钩将重力灯悬挂在高处,一条珠链将沙袋竹筐之类的配重拉至高点,一套齿轮减速和发电系统提供持续的电力,点亮节能的LED灯,提供2小时的光明。等到配重缓缓落地了,再次拉起,又是一轮两小时的光明,每天耗能0.5个馒头,顺便还带巡夜打卡功能,只要灯不亮了说明更夫偷懒了。

这算是孙姝娘想起来的很有意义的奇物之一了,价格也不贵,折合胜点200点,话不多说,先来一打12个,叫来钱大掌柜分发下去,简单布置一下,整个后套院的房间和院落都洒满了柔和的白光,连客栈里的掌柜、伙计都被惊动了,围着重力灯转个不停,想着琢磨这哪来的光亮。

“不好意思,掌柜的,这昆仑灯乃海外仙家奇物,可遇而不可求,不卖,要卖估计你也买不起。算了,有缘千里来相会,和掌柜的也算是有缘之人,就送你一盏吧,用好了十年二十年的都没问题。住宿免单?多送几个好菜过来?掌柜的客气了,随意随意”。

这边宾主相宜,交谈甚欢的,隔壁的一个小院里突然传来了一阵喧哗,一会儿还隐隐约约杂有打斗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