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痴心蛤蟆怠掩行(1 / 2)

李清照所在的一组出门算是偏早的,过了午后就出发了。

按照孙姝娘的提议,一行人特意绕了一点路,从西面的岱宗门入的城。

青州城到底是路治,城墙高大,西门还建有瓮城,城门守卫倒是不甚严苛,对于三三两两的行人都是直接放行了,偶尔有路过的商队也是草草检查一下,按例收纳了入城税,没有纠缠不清的。

宋金两国之间承平已经十多年,金国对外的战事都是与西边北边的蒙古和西夏之间展开的,山东东路这边算是大后方,看着那些兵丁的举止都是松散懈怠的。

进了城门前往南阳城大酒楼的路上,恰好经过金兵的兵营边上,透过路边的木栅栏能看到里面的营房和校场,正好可以记一下兵营内部的细节,孙姝娘还特意让虎妞勒了勒缰绳放慢速度。

前面一切顺利,等到了南阳城大酒楼通往后院住宿的侧门前时,一点小意外发生了。

排在前面的辛赞刚下了马车,前面酒楼大门里走出来几个官员打扮的人来,其中一个四处望望,瞥见了辛赞,略作迟疑就走了过来,做了一揖说道:

“辛大人,久违了,别来无恙呀”。

辛赞也是没想到在这里会碰上熟人,却是躲不过了,也回道:

“梁大人,别来无恙。辛某尚好,已是告老回乡了”。

辛赞本想草草应付两句就闪进门内的,不料梁海丰却颇为热忱,拉住辛赞说了好一会,原来是新任了青州通判的,在这酒楼里宴请新同僚,也招呼着让辛赞排出个日程来好好小酌几杯。

辛赞应了好说好说,正想告辞,不料梁海丰看到了下车走过的李清照,犹豫了一会,问道辛赞:

“辛大人,刚才那位夫人好是眼熟的,是与辛大人同来的吗?”

“啊,是我家族亲嫂嫂,应是正好相似的,梁大人怕是认错了”。

说罢,辛赞连说改日再叙,匆忙而去。

这倒是大意了,后面也不敢让李清照和辛赞出门了。

辛赞宦游多年,在山东东路也曾为官,碰上认识的人不足为奇,要说来青州访友也好做托词。

而赵明诚亦是曾知莱州、知淄州的,要是让人认出了李清照,一个远在大宋国的人出现于此地,解释起来需费一番口舌了。

不过多等一晚上的事情,待到明日天明,会把你们通通请来喝茶的。

孙姝娘心里盘算着,要不要借着辛赞的名头,今晚就把城里能邀上的官吏都邀了过来饮宴,一人来上几盅花雕酒,里面撒上点约会药,然后把他们保护起来,免得一夜的动乱不小心害了他们的性命。

想想觉得还是算了,这么匆忙的,凭着辛老爷子的面子未必能邀来几个够分量的角色,还平添许多麻烦。

自己堂堂一个警察,千辛万苦地穿越过来,是来和一切反动派好好讲道理的,不是来推广约会药的。

其后倒还是一切顺利波澜不惊了,孙姝娘或是前往其他小组投宿的客栈,或是约好了在某个地方接头,在天黑前一一将各种装备兑换出来按照清单分发了下去,上百块盾牌上百支枪呢,摞在一起也像一座小山一样了。

夜幕降临,这座省会城市像以往一样,平民居住的区域光亮暗淡下来,只有星星点点的灯火,而大街上的酒肆花楼则是宝马雕车,莺歌燕舞,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全不知平静之下暗藏了何等威力的潜流。

晚食是在酒楼里定了些菜品吃食送到后院里来的,坐到李清照房中一块吃饭的不过辛家祖孙俩、张都知、梁叔、薛正行这寥寥数人,还有旁边桌上的虎妞和吴小莲几个,其他人都分派出去了,或是在这大酒楼客栈的下等客房中住着。

薛正行是个例外的奇葩。

自从上次他为孙姝娘死命挡住了惊马的猛烈一击之后,就以为二小姐拼过命的人自居,不过他为人除了有点轻言自恋之外,办事情倒是勤勤勉勉的,也颇有才识见地,与众人交往也不羁高低贵贱的,倒是与众人打成了一片。

这一次在赵家庄园里进行编组和分派任务的时候,薛正行本是操作仙弹枪的人里娴熟而又准确的,理应做为枪手安排,他却是死不松口地硬要做盾牌手,还说自己投掷小甜瓜也熟练,正该是做盾牌手的,谁劝也不听,甚至是虎妞拿着电击长棍威胁他也绝不屈服的那种。

等到分派盾牌手的时候,他却腆着脸和孙姝娘说不放心其他人护卫孙姝娘,然后一脸狗腿样的望着孙姝娘也不再多说了。

薛正行的心思就恨不得写在脸上一样,众人都看出来了,孙姝娘想想正是用人之际,薛正行也颇为机警的,万一自己疏漏了哪处他也可以提个醒,冷冷地“哼”了一声,也不出言反对,此事就此揭过,薛正行的分派也无人再提了。

吃罢晚食,孙姝娘到辛赞老爷子的房中架设起了车载电台。

这里,将作为今夜行动的指挥中心,由辛老爷子居中坐镇总览全局,辛哥弃疾在侧辅佐,梁叔领着两组护卫守护,李清照和张都知在行动之前也会过来一起参谋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