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袁丝,难成大器啊···(3 / 4)

对袁盎稍点下头,望向袁盎的目光中,随即再次带上了鼓励之色!

“袁大夫说的有道理。”

“——在当时,我实在是太固执,也实在是没想到晁错的《削藩策》,会引发如此恶劣的后果。”

“可现如今,祸已酿成;”

“朕该怎么做,才能将如今,这因为《削藩策》而引发的祸事,顺利的解决掉呢?”

【推荐下,野果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面色满是愧疚的表示自己‘很后悔支持《削藩策》’,又满是疑惑的发出一问,天子启望向袁盎的目光,又稍带上了些许忐忑。

见袁盎久久没有开口作答,天子启又不忘略有些急切的补充上一句:“最初,袁大夫是和贾谊——贾长沙同一年入朝为官。”

“就算袁大夫,没有贾谊那样的才能,也总比晁错好一些吧?”

“袁大夫,应该能给朕,想到好的办法?”

听闻天子启前半句话,袁盎只赶忙苦笑着摇了摇头,正要开口自谦,表明自己‘不敢和贾谊相提并论’;

但当天子启后半句话道出口,说袁盎‘总比晁错好一些吧?’的时候,袁盎面上的苦笑,却也僵在了脸上。

心下虽已有了主意,袁盎却也没忘羊装纠结的,低头沉吟了好一会儿。

待袁盎感觉时机成熟,才终于抬起头,对天子启沉沉一拱手。

“陛下。”

“为今之计,只剩下一个办法了。”

“——刘鼻起兵,是因为晁错的《削藩策》,削夺了刘鼻的会稽、豫章两郡。”

“刘鼻不想被削土,所以才起兵;”

“名义上是‘诛晁错’,实际上,却是逼迫陛下杀晁错、废削藩!”

满是笃定的道出一语,袁盎的面容之上,也不由带上了一抹郑重。

就好像袁盎这番话,真的是在为宗庙、社稷,在位刘启着想,而非借此公报私仇。

“——既然刘鼻起兵,是因为这样的辕固,那只要目的达成,刘鼻,就没有不退兵的道理。”

“所以臣认为:陛下可以将晁错诛杀,然后派使臣前去,赦免吴、楚等国起兵作乱的罪名,并将刘鼻的会稽、豫章两郡,重新恢复为吴国的封土。”

“如此一来,如今的祸事,就可以不费一兵一族便平息;”

“梁王,也就不需要在睢阳城头,和刘鼻、刘戊的军队死战了······”

待御榻左侧的袁盎图穷匕见,端坐御榻上的天子启,也终是露出满意的笑容。

而在御榻右侧,丞相申屠嘉,却早已是绝望的闭上了双眼······

“嗯······”

“丞相认为如何?”

袁盎话落,便见天子启装摸做样的思虑片刻,随即冷不丁侧过头,朝申屠嘉发出一问。

“袁大夫的建议,朕,应不应该采纳呢?”

没等申屠嘉反应过来,天子启便又是的一问,只惹得申屠嘉忧心忡忡的抬起头,只给御榻上的天子启,露出一个五味杂陈的神容。

却见御榻左侧,袁盎悄然从座位上起身,轻笑着上前两步。

“对于晁错的《削藩策》,丞相也是反对的。”

“只是先前,陛下在《削藩策》的事上十分坚定,丞相又公忠体国,才没有继续反对陛下。”

“现在,陛下已经认识到了《削藩策》的危害,决定杀晁错、废削藩,丞相当然也没有反对的道理······”

面色如常的说着,袁盎还不忘笑着抬起头,朝申屠嘉露出一个默契的笑容。

那生动的神情,就好像在对申屠嘉说:丞相

笑一个吧

晁错要玩儿完啦

《削藩策》要废黜啦······

“臣······”

“臣·········”

听闻袁盎这一番‘替自己’表明态度的话语,又感受到身侧,天子启那满带着试探的深邃目光,申屠嘉只一次次张开嘴唇;

但除了一个‘臣’,申屠嘉,便再也说不出第二个字了。

见申屠嘉这般反应,袁盎倒是略有些孤疑的皱起眉,似是终于发现:对于自己‘诛杀晁错’的建议,申屠嘉,并不像自己想象中的那么高兴?

至于端坐于御榻上的天子启,也满是疑惑地侧过身,向申屠嘉投去异样的目光。

“先前,朕要支持《削藩策》,丞相却出面阻止。”

“现在,朕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想要像丞相希望的那样,废黜《削藩策》了;”

“丞相怎么······”

意味深长的一语,惹得申屠嘉悠然抬起头,却见天子启的面容之上,已是悄然涌上些许不忿之色。

虽然后半句话,天子启没有明说,但从天子启那扬起的眉角,申屠嘉,就不难看出这样一句话;

——丞相,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