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 借宿(3 / 3)

,入手像一块暖玉,忍不住又瞥了她一眼。

这丫头眼睛紧闭,满脸通红,看起来又害羞又害怕,五个脚趾紧紧蜷缩着。

“你俩过来看着。”

许大茂挑破水泡,把血水挤到地上,又在周围擦上紫药水,防止感染化脓。

“这就完了?好像真的不疼。”尤凤霞强忍着心中的异样,装作若无其事地打量着脚板。

“就是这么简单,说了不疼的,皮肤又没有痛觉神经。只是明天走路得疼一阵子才能适应。”

.....................

第二天早上起来集合,吃完早饭继续出发,临走给队长留了3块钱,两斤粮票。

不愧是少年,经过10个小时的充足睡眠,队员的脸上已经看不出疲惫。

继续上路,东北方出现了一座山脉,按地图的方位来看应该是滑石山。

第二天只走了35公里,仍然是在一个村子里借宿。

到了晚上,两个男生脚上也起了水泡,只能挑破擦药。

队伍沿着滑石山脉走走停停,经过始兴、南雄,于第五天上午到达小梅关,再往前就是梅关古道。

听本地老乡说大庾岭上有狼,刚好趁着白天过岭。

古道两边的树一看就有些年头了,郁郁葱葱的。

老乡们挑着担子,赶着马车、驴车、骡子车来来往往。

路慢慢有了坡度,土路面也变成了青石路面,两边也渐渐出现了梅花树,只可惜现在还没到梅花开放的季节。

古道两旁是繁茂的灌木丛,两侧山崖层峦叠翠,沿路还有不少枝杆挺拔、叶茂如盖的古枫树。

连续走了几天的路,脚上的水泡此消彼长,苦不堪言。

如今上坡,脚板与鞋底的摩擦力增大,更觉得好像是行走在火炭上,火辣辣地疼。

一行人走了差不多两个小时,终于到了梅岭顶部古朴雄伟的关楼。

从关楼的门洞里就能看到山下大余县的田园风光。

明朝南雄知府蒋杰在关楼上立匾题刻,北面朝赣省的那一面署“南粤雄关”,朝粤省的这一面写着“岭南第一关”。

许大茂把旗子靠在关楼墙上,招呼道:“休息一下吧,下了梅岭就是赣省,咱们终于要跨省了。”

队员们得到指令,纷纷坐在路边的草丛里休息。

王欣拿着水壶咕嘟咕嘟灌了几口水,把嘴巴一抹。

“队长,咱们这几天走了多远?”

许大茂拿出地图册,估算了一下距离,有些不确定地说:“应该走了差不多150公里了,到芮金的路已经走了五分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