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马前卒(2 / 4)

大明亲王 宗辰 6074 字 2016-06-20

而这种情况下,曾毅,等同于是唯一可以克制刘瑾的人了,若是曾毅都不准备处置刘瑾,只是略加约束。

这话,听起来,又岂能不让人泄气?

“有个约束就成。”

刘健在首位上坐着,淡淡的道:“这事,咱们内阁,可不能泄气。”

“只要有人能约束他刘瑾,让他刘瑾心有惧意,咱们内阁,总能缓过力气的。”

“自古邪不胜正,那些个干政的阉贼,有几个能有好下场的?”

“若是咱们内阁都不敢和刘瑾这阉贼斗了,没了取胜的心思,那,满朝文武,可就真的败了。”

“一旦如此,刘瑾那阉贼,定然会对百官动手,到时候,阉贼把持朝政,以刘瑾这阉贼的性情,大明朝,怕是真的完了。”

“到时候,咱们内阁的诸位,怕是要真的名垂青史,永为后世唾弃了。”

刘健这话,虽然难听,可是,却是大实话,内阁,是百官之首,若是内阁都在这件事上认输了,那百官,也就没力气反抗了。

内阁一旦认输,等于是在精神上,狠狠的打击了百官。

毕竟,内阁,现如今,是凌驾于所有衙门之上的,是百官的精神中心,内阁都败了,那,百官,还有什么可争的?在精神上,就是一个非常沉重的打击。

是以,不管形势如何,内阁,绝对不能退缩,必须要顶着,要和刘瑾周旋到底。

“刘瑾,之所以猖狂,凭借的,无非是皇帝对其的信任。”

李东阳在一旁开口,缓缓的道:“当今圣上还是太子的时候,刘瑾就伺候在了身边,这么长的时间,且,当时陛下年幼,自然会对其亲近。”

“现如今,刘瑾不过是仗着此,才能为非作歹。”

“可,这天下,并非是咱们臣子们的天下,而是朱家的大明朝。”

“咱们这些个臣子,总有一天,要告老还乡的,而大明朝的皇位,却是要一代一代的传下去的。”

“刘瑾祸国殃民,祸害的,最终,却是这大明朝的皇位。”

李东阳的这话,若是传了出去,可就有些犯上的意思了,只不过,现如今,只有内阁的几位大学士在。

而且,身为大学士,就算是相互之间有不和,可是,这话,却是绝对不会乱传的,尤其是现任的几个内阁大学士,没有一个是小人,全都是坦荡的正人君子。

“只是,现如今,陛下尚且年幼,以为咱们这些做臣子的,管的太多了,总是用祖制来约束其,而刘瑾,却是为他好。”

“可是,在过些年约,陛下年纪大了,总有一天,会亲眼看到大明朝的江山已经满目疮痍。”

“到时候,陛下就会知道,到底,谁是对,谁是错,是为忠臣谁为奸佞。”

“且,刘瑾仗着陛下的重新,胡作非为,借着陛下的名头,贪的银钱,却只有一小部分用在了陛下的身上,其余的,全都自己截留了。”

“若是日后,陛下知道了这些,到时候,被人利用,被信任之人利用的心情。”

“此时,陛下对刘瑾越是纵容,越是信任,日后,发现这些的时候,对刘瑾的恨意,就越发的重。”

李东阳的这几句话,看似,是随口说出来的,可其实,这些想法,在他心里,也不知道是琢磨了多久,才琢磨出来的。

这些话,说起来容易,听着,也觉得并不是多么的为难。

可是,真正的实施起来,却是困难万千。

要等陛下看清楚,等陛下真正的成长起来,怕是要等上数年了。

且,想要把刘瑾参倒,证据,可是少不了的。

内阁哪怕是满朝文武知道刘瑾贪墨,又能如何,只要他做的滴水不漏,皇帝就算是知道了刘瑾贪墨,也会念及其忠心耿耿,伺候了这么多年,心软的。

除非,能切实的证明刘瑾是在利用皇帝,利用皇帝的信任,利用皇帝的名头,在外面胡作非为。

为一己私欲,而至皇帝的名声于不顾,是在糊弄皇帝。

也只有此,才能彻底的让皇帝心寒,才能彻底的把刘瑾给参倒了。

只是,刘瑾何等的精明,行事,从来不留丝毫的把柄。

东厂的番子,在怎么胡闹,也是总要找出个借口的,而且,还都要把皇帝捎带上。

且,内阁的几位大学士相信,刘瑾的宅子里,就算是能搜出银子,又能如何?

到时候,刘瑾只需要说,这些银子,都是给皇帝准备的,平日里,皇帝的吃喝玩乐,可都是由刘瑾负责的。

只要刘瑾说些狡辩的话,皇帝,定然会相信刘瑾的。

毕竟,若是刘瑾不贪银子,怎么能让他这个皇帝吃喝玩乐?到时候,刘瑾这需要这么大概的一说,皇帝不仅不会责罚刘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