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上,实在是写的太会煽情了。
得知陛下出宫,借以闭门思过,带领锦衣卫及大内侍卫……然,宁王……臣为防止宁王狗急跳墙……。
可以说,这些想法,原本,曾毅是有的,并没有欺骗正德。
曾毅留在江南的最主要原因,其实还是因为正德,只不过,却是被曾毅给添油加醋的煽情了一番。
“明个儿启程,去南京城。”
正德此时,已经是心急火燎了,奈何,曾毅在信上说,万万不可急躁,被人看出了端倪,是以,才强忍着心里的急躁。
“你也瞧瞧,这信,也好有个准备。”
正德把手里的书信甩给了一旁站着的刘瑾。
“奴才……。”
“朕让你看你就看。”
正德瞪了刘瑾一眼,暗里,太监是不让识太多字的,怕的是图谋不轨,可是,刘瑾,却是识字的,这点,正德也知道。
而且,宫中只要有些身份的太监,都是识字的,若不然,一些事情都没法处理的。
看完曾毅的书信,刘瑾的双腿都有些发抖了。
“陛……陛下,奴才这就调东厂的人来护驾。”
刘瑾有些发抖,更多的是惊惧,谁曾想,好端端的,竟然会有王爷有不臣之心,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啊。
“护什么驾?”
正德怒视刘瑾:“曾大哥为了朕,可是在宁王的眼皮子底下,随时都有可能再次被刺杀的,此时,你招东厂的人来护驾,不是逼他们对曾大哥动手吗?”
正德也并非的薄情之人,或者说,正德是极重感情的,若非如此,也不会由着刘瑾等人胡闹,正德不傻,刘瑾等人的事情,他也知道,只是不愿意管罢了。
“朕就不信了,宁王敢让人动朕。”
正德冷哼,不过,随即又道:“曾大哥不是说了吗,有大内侍卫和锦衣卫的人暗中护着朕呢,怕什么!”
这最后一句话,却是把正德刚刚表现出来的英勇给泄气了不少。
“宁王。”
正德咬牙切齿:“若是曾大哥真出了什么好歹,朕绝不饶他。”
说实在的,其实,正德对宁王,是没什么感情的,皇家血脉可是不少,可正德有些,甚至是连面都没见过的。
就算是见面,也就是那一两面,尤其是这些藩王们。
刘瑾却是在一旁不敢吭声了,宁王有不臣之心,本来已经是大罪了,还能如何他了?最重,也不过一死罢了。
以宁王不臣之罪,若是重了,本来,也就是可以贬为庶民或者直接赐死的。
…………………………………………………………………………………………
南京城。
魏国公府的府门,是半夜被敲开的。
“这是曾毅曾大人的亲笔书信。”
送信的人,亮出锦衣卫腰牌,见到魏国公徐俌以后,只是说了这么一句话,然后,留下了曾毅的书信,就直接离开了。
从头到尾,那人,甚至都是蒙着面的,就是魏国公徐俌,也没见到这送信之人的面貌,只是从腰牌上,知道对方是锦衣卫的人罢了。
“如此急切?”
魏国公徐俌眉头已经皱在了一起,心里,有了不好的预感,若是没什么重大的事情,曾毅怎么可能想到他这个魏国公徐俌,而且,两人之间,其实,并没什么多少联系的。
“遭了。”
看完曾毅的亲笔信,魏国公徐俌已经是脸色大变了。
主要是曾毅信上的内容,太过震惊了。
皇帝微服至南直隶了,这本来已经是天大的事情了。
可更大的事情是,宁王有不臣之心。
而且,曾毅这位主,朝野传闻在家闭门思过的主,竟然也寻皇帝来了南直隶,而且,为了皇帝的安全,竟然以身为饵。
可以说,曾毅在信上,可是把他自己,写的是非常伟大的,在曾毅看来,这是提高他忠君爱国的最好时机。
因此,可以博得不少名声的,为他以后做事,能有不少的帮助,而且,曾毅也的确是有一半如此想法的。
单是皇帝一位,就已经够让魏国公徐俌头疼的了。
可是,若是一位的话,还好说些,只要接应及时,绝对不会出什么意外的。
可是,现在,又多了个曾毅,而且,还在那以身为饵,这可就不好办了,若是大张旗鼓的迎了皇帝,逼的北京呆着的宁王急眼了,曾毅万一真出事,可就糟糕了,到时候,他这个魏国公,就算是接驾有利,也免不了责罚的。
“真是一群小祖宗啊。”
魏国公徐俌有些头疼,眉心已经是挤在了一起,就算是北京到南直隶之间传递消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