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计中计(2 / 4)

大明亲王 宗辰 6194 字 2016-06-20

能,也不敢烧向他的。”

“退一步说,哪怕是曾毅没有金牌,可有当今圣上的宠信,这点,就是无人能及的,谁也要让他几分。”

牛志的这些话,意思,其实已经很明显了,只不过,牛志是文固的师爷,且已经跟在文固身边二十来年了。

是以,两人的身份,用至交好友来形容,也是不为过的。

也正因为此,牛志说话,却是没有那么多的圈圈绕绕的,也不怕文固生气,更不怕落了文固的面子。

“可大人你呢?”

“一旦失败,大人你,可就是替罪羊了。”

“哪怕是曾毅没有要推您出去替罪的意思,哪怕曾毅不需要也不会找替罪羊,可,那些个权贵的怒火,肯定是要找地方撒出来的。”

“到时候,可就是您独自承受这漫天的怒火了啊。”

牛志的分析,可谓极为公正的,并没有任何的夸大,说的很实际,一旦失败,那,曾毅是没事,至多也就是名声受损,可,他文固,那可是有可能家破人亡的。

要知道,那些个权贵,可没一个好惹的,尤其是曾毅要做的这事情,可是等于给他们戴了一个头箍。

若是他们最终胜利了,自然是要摆出胜利者的姿态,同时,要狠狠威慑一番的。

“先生所言,本官岂会不曾想到?”

文固叹了口气,声音有些嘶哑,却端起了旁边的杯子,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喉咙,然后,咳嗽了一声,方才继续开口。

“只是,凡事,哪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

“本官如今这年纪,还能在朝廷呆几年?”

文固苦笑,他所谓的年纪,的确是不小了,可是,朝中比他年纪要大快一轮的,也未必是没有。

但是,文固却是自己知道自家事。

他如今不过是被排挤到南京来的南京刑部尚书罢了。

虽有朝廷大员的头衔,可,却没有多少的权力,是绝对比不过京城的尚书们的。

而且,到了他这个地步,也不可能一直站着南京刑部尚书的位置,下一步,只有两个选择,一个,则是去哪个省,任提刑按察使,要么,就是右布政使,要么,就是告老还乡。

而若是碰到这两个选择,只要是要些脸面的,肯定都会选择告老还乡的,尤其是他年纪已经如此了。

但是,现如今,曾毅却是等于给了他一个机会。

一个可以重新崛起的机会,甚至,可以因此而做到他大半辈子都没有做到的事情,那就是让他流芳百世。

为官者,哪个不希望自己流芳百世?

就是那些奸臣,怕也是想要流芳百世的。

尤其是到了文固这个年纪,也没什么好图的了,图的,就是子孙安宁,自己能够流芳百世,也就这两个了。

然,曾毅已经给了他承诺,不管如何,只要他的子孙没有触犯王法,那,就会保他们无恙。

对于曾毅的承诺,文固还是相信的。

曾毅的脾气,他也算是有所了解,哪怕是真如牛师爷所言,最后,曾毅的图谋失败了,曾毅退却了,而他文固要承受权贵怒火。

可,曾毅却绝对会保全他文固的家人,一则,是曾毅的承诺,二则,是曾毅对文固的愧疚。

这点,曾毅是绝对能做到的,从曾毅杀伐果断的性格当中,就能看出此的。

是以,子孙安宁,这个后顾之忧已经没了,剩下的,就是流芳百世这个愿望了。

在文固看来,做事,总是要有些风险的,更何况是能让他流芳百世的事情。

这若是没有风险,又岂能做到流芳百世?

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值与不值,要看个人了。

而在文固看来,他如此做,是绝对值得的。

“大人这是已经下了决心啊。”

牛志摇头苦笑,他跟在文固身边这么多年了,其实,早就看出来文固的决心,只不过,还是抱着一丝的希望,想要劝一劝。

其实,牛志是不怎么看重名声的,若不然,他也不会一直呆在文固的身边做一个没有任何官职品级的师爷了。

是以,在牛志看来,文固用晚年的安宁来赌,实在是太过不值了,何苦来哉?

“还望先生助我。”

文固面色凝重,冲着牛志拱手,这么多年,无论什么事情,都是两人商量着来的,文固所经手的案子,几乎都有牛志的参谋,都有牛志的影子。

且,现如今,牛志的年纪也是不小了,若想要回乡养老,他自然是不能说什么的。

“唉。”

牛志苦笑,自嘲的道:“得了,我这晚年若是不得安宁,多半是被你给害的了。”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