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全面(1 / 2)

大明亲王 宗辰 2493 字 2016-06-20

“有功当赏,有过当罚。”

王守仁笑着,道:“你办事尽心,自然是该赏的。”

说完这话,王守仁却是顿了顿,道:“不过,你这赏赐,本官说了,却是不算的,要曾大人开口才成。”

“你的这些东西,本官会派人送去京城曾大人府上的,至于你的赏赐,也是要等等的,不要着急了。”

王守仁这话,不但没有让六合县令安智才失望,相反,却是让六合县令安智才激动万分。

王守仁虽为南京兵部尚书才,朝廷大员,手握南京军备重权,可,他毕竟不是南京吏部尚书。

换言之,就算是南京吏部尚书,和曾毅比起来,也是天差地别的。

王守仁是如何端坐在如今这个位置上的,还不是曾毅的一句话,直接给跳级提拔上来的?

安智才不求也不敢奢望他能有王守仁这么好的运气,可,最起码,若是曾毅亲自提拔的他,而非是隔着一个王守仁。

日后,真提起来,他也是曾毅亲自提拔的官员,有些面子,旁的官员还是要给的。

毕竟,若是真动了他安智才,且太过分了,那也是在打曾毅的脸面不是。

且,能让曾毅亲自提拔,指不定,就能离开南京,去别处任职,最为主要的,能得曾毅亲自提拔,在曾毅心里,也是会多少留个印象的,这,就是很不错的。

至于要等些事情,安智才却是等得起的。

“下官不敢奢求什么赏赐,只要能让曾大人满意就成了。”

这次,安智才如此说,却是因为王守仁提到了这些东西,都是要送去京城曾毅府上的原因,是以,安智才方才会说,曾毅满意就成。

“曾大人一向赏罚分明。”

王守仁笑着,挥了挥手,道:“东西,让人搬进来,贵县暂且退下吧。”

王守仁是南京兵部尚书,如今掌着南京军备,自然是有不少事情要做的,若非是安智才身上有曾毅的任务,王守仁也不会如此和他废话这么久的。

能和他闲聊这么几句,已经是非常难得了。

“下官告退。”

六合县令安智才起身,没有丝毫的不满,王守仁以南京兵部尚书,朝廷大员的身份,能和颜悦色的和他这个小小的县令闲聊这么一会,安智才心里,已经很是知道这是如何一回事了,自然不敢有埋怨王守仁突然下逐客令的意思。

这事,就是换在他安智才的身上,下面的普通衙役什么的来见他,可不就是说几句话,就让其退下了吗。

不是忙不忙的问题,而是两者之间的地位差距太大了,根本没什么可聊的。

难不成,让一个县令去和一个衙役讨论该如何站班等等?

或许,会有人说,县令交自己的衙役如此,也没错,这是勤政。

可,这就等于是抬杠了。

以内阁为例,内阁管着天下大小事务,按理说,哪里旱涝灾了,内阁肯定是要管的,绝收了,内阁也是要管的。

可,内阁也只是签了条子下去,自然会有人去按照吩咐去做的。

总不能让内阁去挨家挨户的熬粥送粥吧?

身份不同,自然有该做的事情,侧重自然也不一样,若是闲暇了,无聊了,可以去做些细小的事情。

可,按理说,各自有各自的分工的。

“到也是个人才。”

目送六合县令安智才离开,王守仁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看了眼旁边桌子上厚厚的一沓册子,这些,及刚才王守仁的随意一问,却都是证据。

这厚厚的一沓册子,不能代表安智才真的就参与了所有的资料整理当中,但是,刚才,王守仁的随意一问,却是能够大概确定下来了。

当然,这其中或许也有失误,如,那安智才根本没有细心办事,全都交给了属下去做,他只不过是提前做了准备。

可,这样的情况,太少了。

而且,最为主要的,则是刚才六合县令安智才的答对,谈吐之间,却是极为有分寸的,这,才是最让王守仁满意的地方。

如今,曾毅身边,却是就是人才。

姑且不论安智才这个六合县令的才智到底如何,但最起码,其足够用心,对于上面吩咐下来的事情,用心去做,这,就足够了。

至于旁的,六合县令安智才,做了这么多年的县令,已经年岁不小了,哪怕是不够聪明,可,官场上的事情,却肯定也知道的差不多的。

仅凭此,就足以其在曾毅麾下谋个差事了。

毕竟,曾毅那边,也肯定不会给安智才什么太过的职位,让其掌控不了,以曾毅的识人程度而言,这种可能性,或许,但是,极低。

“革新,革新。”

王守仁叹了口气,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