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了,而且,绿豆,更是没有字迹一说,根本就不知道是谁的绿豆。
最终的结果,也是少数服从多数,但是,谁是那少部分,谁是那多数,是没人知道的,只有他们自己个心里才最清楚。
“此法可行。”
“可行。”
“如此自然是可以的。”
其余的几个都督对这法子,全都赞同,的确,这事也不能拖下去了,不管要选哪个法子,总是要有个决定的。
八位都督既然全都点头了,那此事也就好办了。
两只碗放在桌子上,用白纸盖着,上面各有一个小洞,左边是同意设法营救,右边是不同意。
八位都督全都背过身子,然后一个个转头,上前,投入手中的绿豆。
………………………………………………………………………………
“着实该死,该杀。”
皇宫当中,最终,刘瑾还是没瞒住正德,或者说,最终,刘瑾还是把杨笑给边关重镇书信的事情告诉了正德。
这,自然是引起了正德的勃然大怒。
杨笑既然敢给这宁夏卫大将写信,那平日里,两人之间,岂会没有来往?甚至,两人直接的关系,应该非同一般的。
若不然,这种信,杨笑是绝对不会写的。
这代表什么?
朝廷一再明令禁止朝中大臣和地方官员尤其是边关重将私下联系,可,这事情,还是发生了。
而且,既然有杨笑这个先例在了,五军都督府或者说满朝文武当中和边关大将及地方官员有联系的,自然应该还有旁人。
这般猜想下去,正德岂会不动怒?
“宁夏卫大将到是有悔悟之心,还算是让朕有所欣慰。”
正德终究是深吸了口气,在他看来,宁夏卫既然把杨笑的书信交给了曾毅,那,其实就等于是交给了他这个皇帝一样。
这点,可以看出,正德是极为重感情的,而并非是表面说说而已。
“这杨笑,着实该死,私自勾结边关大将,意图行那大乱之事,仅此,就可要他性命。”
正德一掌猛的拍在桌子上,这事情,就是他脾气再好,哪怕是他如何的不理朝政,也是不能容忍的。
“曾大哥准备如何处置他?”
正德虽然想现在就杀了杨笑,可,却也知道,杨笑是如今曾毅手中重要的棋子,轻易,不能动的。
“不清楚。”
刘瑾摇了摇头,无奈的道:“这个,曾大人倒是没说过,不过,老奴瞧着曾大人的意思,是绝对不会轻饶了这杨笑的。”
“那就成。”
正德点了点头:“回头,你在见曾大哥了,给他说说,这杨笑,最好是别留着了,是该给他们一些威慑了,别以为朕不理朝政了,就可欺了,不该做的事情,最好别做。”
正德原本就对朝廷文武百官不满意的,心中有怨气,借着这个机会,自然是想要发泄出来的。
这其中,虽然有杨笑自己找死的原因,但更多的,其实,还是正德想要发泄对文武百官的怒火,只不过,全都让杨笑给倒霉催的遇到了。
若是在后世,杨笑的情况,只能说是其点子背,该倒霉。
“老奴记下了。”
刘瑾在旁边连连点头,赔着笑脸道:“陛下您其实大可放心,曾大人的手段,您又不是不知道的,对于这种官员,曾大人从来都不会手软的。”
“只不过,现在,这杨笑还有用处罢了,您想想南京兵部尚书,还有白莲教的案子,曾大人的手段,那是何等的雷厉风行?”
刘瑾瞄着正德的脸色,道:“这杨笑的结局,肯定不会好了。”
“而且,到时候,怕是这杨笑是要自己个求死的。”
刘瑾这话,的确是没说错,一旦杨笑的那封书信被公开,且得到证实,到时候,不管朝廷的那些官员平日里和杨笑的关系有多好,那个时候,迫于大义,肯定都是要站出来指责杨笑的。
哪怕是装模作样,可是,也必须要上一道折子的,若不然,难不成是其认同杨笑的所作所为?
认为朝廷大臣就该和边关重将勾结?这,除非是活得不耐烦了,否则,谁都知道该如何做到
甚至,就算其不上奏折,那么多的大臣,皇帝也未必会知道,但是,皇帝不知道,却肯定有人知道的。
哪个朝廷大臣在朝廷之上没有一两个甚至更多的对头的?哪怕是那些所谓的墙头草,也有看不惯他们的人,也有对头。
只不过,对头的多少有所区别罢了。
这些个对头,肯定会注意其的一举一动的,可以说,这也是互相的,我注意你,你注意我,或者注意别的官员。
如此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