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谈(2 / 3)

大明亲王 宗辰 4808 字 2016-06-20

懊恼的看着刘健这位内阁首辅:“元辅不必安慰本官,此事,乃是本官之错。”

曾毅的话,让刘健这个内阁首辅立时就愣住了。

安慰?

刘健愣神,心里却是就差对着曾毅破口大骂了,这曾毅,真是可恶至极,他这开口还没说什么事呢。

曾毅就说是要安慰他了。

就没见过这么不要脸面的,可,曾毅都这样说了,刘健总不能说,我没准备安慰你,这不是成心找事的吗?

嘴角抽了抽,刘健终究是叹了口气,忍住了心中的怒火:“此事,也怨不得曾大人,这世上,谁能看破人心?”

“曾大人当初,也是一心为国,岂能料到这屠庸,一介文人,在士林当中也有不小的名望,谁知其竟然行此恶行?”

听了曾毅的话,曾毅连连点头:“元辅倒是看的明白。”

曾毅这话,却是又让几个内阁大学士的面皮同时抽搐了一下,这会,曾毅完全就是不要面皮了的节奏啊。

换个人,此时,最起码也要谦让几句啊,哪能旁人这么一说,他直接就认了。

“说来,这屠庸倒是会掩藏,其在朝廷为官这么多年,诸位大人竟然一直没发现其的本性,可惜,可惜啊。”

“若是早些发现其的本性,何至于今,让城外千万百姓因此遭罪,虽没丢了性命,可却是遭了此等大罪啊。”

曾毅这话说出来,才是重点。

同时,也是让几位内阁大学士皱眉的,这等于是要完全把锦衣卫从这件事上摘出去了。

这个案子的始末,如今满朝文武除去曾毅外,等于也就内阁知道了,只要内阁不追究此事,日后不抖出此事,那,锦衣卫的名声,也就保住了。

可,若是单纯如此的话,曾毅一心保住锦衣卫,这,就等于是他送给了内阁几位大学士一张钳制他的线。

这对于任何一个人而已,尤其是对于朝廷大臣而言,是绝对不喜欢的。

所以,才有了曾毅刚才的这一番话。

屠庸是如今在锦衣卫任职的,也是在锦衣卫担任右监察官的时候犯下了如此大罪的。

可,问题是,屠庸在锦衣卫为官才多久?才几年?可,屠庸可是在朝廷为官近乎一辈子了。

这种情况下,满朝文武竟然没一个知道屠庸的秉性的?甚至,让其一步步登上高官?

若是说此事要和锦衣卫牵扯上,那,不妨也和当初屠庸的那些个上官同僚等都牵扯上,会不会是他们早就发现了屠庸的秉性,可,却是得了好处,所以,才不吭声的。

曾毅这话,说的可就是胡搅蛮缠了。

可,这胡搅蛮缠,却偏偏有那么一丝的道理,忽悠在朝堂为官那么多年了,历次京察等都没查出他的毛病,到时候,吏部是不是也要牵扯进去?

若是这么追究下去,如今眼前的这个案子,是,肯定要和锦衣卫牵扯上关系,让锦衣卫的名声更臭。

可,同时,到时候,曾毅可就从另一条线上出击了,到时候,肯定要有不少朝廷大臣遭殃了。

曾毅这,就等于是在和几位内阁大学士作交换,而不是受制于他们。

交换成功了,那,好说,这事,二一添作五,以后谁都不提,可是,若是不同意,那,一拍两散,你把锦衣卫名声彻底搞臭,甚至,最后迫于压力,锦衣卫被解散了都成。

可,前提是,你们内阁要承受住朝廷大臣遭殃的后果。

至于如何遭殃,那,可就是走一步说一步了。

曾毅这话,让内阁几位大学士苦笑连连,这是歪理加胡搅蛮缠,可,偏偏,硬是被曾毅给讲出了一些道理来。

难不成,这世上,一个儒雅文人今个因缘成了杀人犯,在杀人之前的许多年,就能看出他日后要杀人么?

可是,奈何,曾毅如今有这胡搅蛮缠的本领,而且,这,其实也就等于是曾毅的一个警告一个交换而已。

日后,若是内阁真敢拿出这件事钳制曾毅,那,到时候,曾毅就算是不用这个借口,也还有别的借口去折腾朝廷百官。

今个说这话,不过是传递那么一个意思罢了。

刘健胡须抖动,许久,双眼盯着曾毅,若是眼神能够杀人,那,此时估计曾毅已经被碎尸万段了。

身为内阁首辅,刘健已经不记得被人威胁的滋味了,可现在,却等于是被一个孙子辈份的年轻人,用这种方法如此光明正大的威胁,这岂会让刘健不动怒?

可,曾毅话说的可是没有那么直接的,刘健就算是生气,也没法发火的,若不然,就等于是落了下乘。

“如今朝堂之上,奸佞横行,老夫等却都是年迈了,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事,还是要曾大人多多操心。”

刘健挤出了这一句话,来回答曾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