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陛下瞧瞧,如此,陛下方能励精图治。”
曾毅的这话,不管是借口还是什么,却是让内阁的几位大学士的表情都缓和了许多。
哪怕曾毅说出这话,不过是找借口,但是,这却也是一个实际情况。
“陛下此次出现,简易即可,只需带足侍卫即可,其余的,一切从简。”
曾毅赶紧说出这话,免得几位大学士因为钱财的问题而有疑虑,一旦拒绝的话说出口了,以他们这些大学士的身份,在想改,可就不容易了,这就是所谓的面子或者说是威严问题。
“若是如此,国库那边或许还能挤出来些银子的。”
杨廷和是最先动摇的,或者说,他是认同曾毅的这个做法的。
冲着杨廷和善意一笑,曾毅方才继续看着刘健,毕竟,刘健才是内阁首辅,他的意见,至关重要。
“元辅以为如何?”
曾毅询问,双眼中带着一丝的笑意。
“曾大人此次可否跟随陛下离京?”
首辅刘健沉吟了一下,没有回答曾毅的问题,却是又反问了一句。
“不可说。”
曾毅笑着,摇了摇头,他的确是不打算和正德一起离京,可,却也不准备在京城呆着,要找一处山清水秀的地方,好好养养身子。
曾毅这回答,让刘健的脸色立时僵硬了起来,这算是什么回答?
“那朝中之事及陛下出行之事,曾大人可有安排?”
刘健无奈,曾毅既然不想说,那,他肯定也是逼问不成的,干脆,直奔主题,这意思,是要在这上面和曾毅讨价还价了。
若是能利用好这次机会,或许,百官能扳回一局,借着这个机会,答应东厂。
“陛下出行,身边随侍内侍等,这些,不必提,都是宫中之事,不过,想来东厂提督该会跟着前去的。”
曾毅说这话,不知道是有心还是无意,不过,却也只是这一句话带过,就不在提了。
“陛下出巡,既然是要巡查天下,六部尚书,则是要跟在陛下身旁,若是有发现什么事端,或可立即处置。”
“除此外,内阁大学士李先生,怕是也要陪王伴驾的。”
如今的内阁当中,四位大学士的姓氏各不相同,这李先生,自然是指的李东阳了。
“而元辅则是要操劳一些,镇守京城,奉旨监国,谢先生及杨先生,则从旁辅助元辅监国。”
原本,曾毅说谢迁的时候,是要加上次辅二字,以示尊敬的,可,问题是,那提杨廷和的时候,该如何说?
所以,直接以谢先生和杨先生相称,却是最为普通合适不过的了。
而曾毅这番话,却是没有停顿的说出来的,这等于是在告诉刘健,皇帝离京以后,你的权力可就是最大的了。
要知道,如今,虽说内阁仍旧代为批阅奏折,可,皇帝终究在压制,且,还有刘瑾在旁虎视眈眈。
可,一旦皇帝离京,刘健这个内阁首辅奉旨监国,到时候,刘瑾这个东厂的番子头领肯定也是随着陛下离京的。
到时候,京城当中,可就等于是刘健手握重权了。
这可是个天大的机会,就算不可能因此而整垮刘瑾,可,却能趁机破坏刘瑾东厂的势力。
要知道,东厂的大本营可是在京城的,平日里,刘瑾也在,内阁没法动。
可,一旦皇帝带着刘瑾离京了,到时候,刘健这个内阁首辅手握大权,想怎么折腾,谁还能拦的住?
就算是有人通风报信,可,山高皇帝远,这消息传递到皇帝手中,然后,皇帝做出决断在传回京城,这么一来一回的折腾,可就是要不少时间,该做的事情,只要内阁不拖拉,也都做的差不多了。
最为主要的,则是奉旨监国所带来的影响,足以让文武百官因此而士气大振的。
听完曾毅这番话,刘健在看曾毅的时候,神情却是有些复杂了,不仅是刘健如此,就是内阁其他的几位阁老,也是如此。
曾毅刚才的那番话,看似是皇帝要离京巡视游玩了,可其实,却等于是在给内阁,给满朝文武创造机会,创造一个重新振作起来的机会,给文武百官一个振作信心,推到东厂的机会。
刘健不认为曾毅会是无意为之,以曾毅的才智,这些,曾毅肯定都看的透的。
只有一个可能,这是曾毅故意为之的。
深吸了口气,有些话,到了刘健他们这个位置,是没法说出来的,不过,刘健却是冲着曾毅神情凝重的拱了拱手。
这拱手之间,却是代表了很多的东西,最起码,这个天大的人情,刘健记下了。
甚至,刘健内心,隐约还有些放松了,看来,文臣终究是文臣,虽然有些事情上,有争端,可是,面对大局的时候,曾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