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定下来。
而之后,还要有人在那镇着,让大明朝按照变法以后的路线去走那么些年,然后形成一定的规矩,形成一个新的制度,如此,才不用担心日后被轻易推翻。
而这些个变法革新全都结束,那,曾毅肯定也是等不起的,但是,最起码要等到军备革新完成了才成。
军备革新完成了,曾毅手中等于是兵权在握了,只有如此,以后才会安稳些,不是说曾毅有多么的没安全感。
而是变法革新原本就是如此,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一个不小心,指不定就全盘皆输,到时候,指不定连性命都要丢了的。
所以,曾毅必须要做最好所有的准备。
“等过完年,咱们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的学堂就要正式开始授课了。”
正德脸上带着一丝的喜色:“到时候,朕也给你一个惊喜。”
“臣就受之不恭了。”
曾毅嘿嘿笑着,反正他和正德之间也没什么客气的。
“兴建天下学堂,这是利国利民的天大好事。”
正德笑着道:“让万民沐浴圣恩,让万民得受教化,这事该传千古的。”
“到是朕,该谢过你了,有此一事,日后的史书上,却也是能给朕多添几笔风采的。”
正德这话,却是说的实话,或许是信任曾毅的原因,且,受曾毅的影响,很多事情,正德看的比较淡,且看的比较清楚,并没有因为他是皇帝,就以为如何如何。
曾毅曾经对他说过,没有不灭的王朝,只能是减缓这个时间,尽可能的让这个王朝持续的时间长久一些。
而历史,都是后人记载的,哪怕当今圣上如何修改史书等等,都是没用的。
这些话,虽然不好听,可是,正德却也知道,这都是实话。
当年的秦朝,汉朝,多么的强盛,可最终呢,不照样日暮西山了吗?
“这都是陛下您大力支持的结果。”
曾毅笑着,刚才正德夸他的话也对,可是,他现在说这是正德大力支持的话,也是没错的,曾毅和正德两人,其实是相辅相成的,这君臣二人,一个大力支持对方,而另外一个,则是大刀阔斧的进行革新变法,两人的目标其实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让大明朝更加昌盛。
只不过,有一点,那就是正德这个皇帝比较懒,虽然有这样的念头,可却是必须要下面有如同曾毅这样得力的人手去干才行,正德负责的,只是大力支持。
“等过完年,你真准备对他们来个大开杀戒?”
虽说大过年的,有些事情不好提,免得烦心,可,那只是对于普通朝臣而言,对于正德这个皇帝,对于曾毅这个不能以普通朝臣论之的大臣而言,这事情,在他们两人这里,不过是一件小事罢了。
这事情,对于正德而言,他只是好奇曾毅要怎么做,反正他也不管事,追根溯源,正德问这话,不过是想要满足下他心里的好奇心罢了。
至于怎么怎么处置,那正德是不干涉的,甚至,这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正德也懒得去想,在正德看来,曾毅肯定会有所准备的,若是曾毅敢如此做,那就肯定会考虑好后果的。
而对于曾毅而言,他背后有正德的大力支持,而且,他本人还有那块先帝遗诏赐下的金牌,更是有内阁的从旁相助。
且,时日今日,曾毅还几乎是没出过什么差错的,唯独是被刘瑾和守旧派联合算计过一次,那次,是曾毅早有觉察不对劲,但是,却没发现具体细节,才被算计的。
可,其余的,只要是曾毅主动出击的,还没有哪次是逃脱了曾毅的算计的。
所以,哪怕曾毅没有孤傲的心里,可其实,对于这事,曾毅也没多大的放在心上,最起码,在如今曾毅的心中,这事情,几乎已经成了定局,还没偏离他的预测。
“不杀不足以成事。”
曾毅叹了口气,方才缓缓的道:“不论是之后要进行的一系列的变法革新,还是现在正在进行的军备革新,都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
“这些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会不择手段,谁也不知道他们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
“有些事情,不能去赌,要尽可能的把麻烦给终结在尚未开始的时候。”
“虽说过完年的杀伐或许太过血腥,甚至是太祖成祖以来的最大杀伐,但是,有些事情,必须要狠心。”
“一次杀伐,能震慑住人心,且,这些个人,就算是掉了脑袋也不冤枉,若是真依着大明律来定罪,他们也是死罪。”
曾毅说的这些话,正德自然清楚的,大明律可是极为严厉的,尤其是官员,贪污几乎就是死路一条,而且,都是酷刑。
所以,曾毅说的没错,就算是依着大明律来,他们也是死路一条。
只是,时至今日,大明律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