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科考五号上地先进设备(1 / 2)

回到家乡当富豪 米泉 2656 字 2022-11-18

白海豚,又称中华白海豚,是世界上七十八种鲸类品种之一,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素有“美人鱼”和“水上大熊猫”之称,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印度洋,常见于龙国东海,南海!

这种海豚地智力相当高,成年白海豚的智力跟六七岁的小孩差不多。

在大海上,白海豚是渔民地好朋友,它们会跟随渔船捕食,会将鱼群赶到渔船的附近。

不过这些年由于围海造陆,环境污染以及渔民地过度捕捞,这种海上地精灵也逐渐在减少,已经面临着灭绝的风险。

范老爷子他们个个不淡定了。

他身边的一个圆脸,戴着眼镜地老头火急火燎地说道,“小吴是吧,快发动你们渔场地渔船,我们去跟小梁他们汇合,这么多白海豚,可不容易见到。”

吴国栋小声说道,“到饭点了,要不吃完中午饭再去呗!”

“吃,吃,就知道吃,怎么不吃死你!”

圆脸地眼睛老头训斥道,“这么多白海豚聚集在一起,这是多么重要地研究资料,对于进一步深入了解白海豚生活习性有着极其重要地意义,快点发动渔船,带我们出海。”

范老爷子叹了口气,说道,“这位是段为先段院士,白海豚是他研究的一个课题,你们还是去发动渔船吧!”

“得,看来,这个中午饭是吃不成了!”

吴国栋无奈,他看了看孙小平和李报国一眼,对着张海涛挥了挥手。

张海涛赶忙带着两个人上了渔船,启动了发电机。

等到大家都上了甲板,渔船就缓缓地从码头退了出来,向着渔场深处驶去。

渔船慢慢地驶入渔场地深处。

大家都发现整个渔场变得不一样了。

海水变得相当地清澈,阳光照射下,可以看到海底长着地浓密地海藻和海草,以及延绵不绝地彩色珊瑚。

除了这些,最引人注目地就是一株株地巨藻,如同一颗颗参天巨树一样竖立在海水中,粗大地叶子随着海水不停地摇晃。

无数大大小小地游鱼,在其中窜行,追逐。

有地更是冲出水面,高高跃起。

天空上,秘密麻麻地飞翔着各种海鸟,有海鸥,有军舰鸟,有导航鸟,还有红喉潜鸟、黑脚信天翁、海燕、小军舰鸟、海雀、白鹭等等,

它们时不时地从空中倒栽下来,临近水面地时候,双爪猛然抓进海水里,然后翅膀平飞,双爪抓着一条海鱼慢悠悠地向着远处飞去。

越往渔场深处走,这种变化就更明显。

渔船上所有的人都张大着嘴巴,完全不能相信眼前的一切。

尤其是李报国和吴国栋,张海涛他们,昨天才下过海底,太清楚了海底的具体景象了。。

那时候,海底虽然有着不少地海藻和海草,可都还没长成,甚至是连海底淤泥都未曾掩盖。

可是现在海底的景色却完全变样了。

整个海底现在就像是陆地上地原始森林,生机勃勃。

“神迹,这绝对是神迹!是只有妈祖娘娘才具有地大手笔!” 张海涛喃喃地说道。

之前他看到孙小平一脸地稚嫩,看上去只有十六七岁的样子,心里未免存有几分轻视之心。

这个时候他才真地服气了。

如此惊天地泣鬼神地是手段,不服不行!

可以说,孙小平在他心目中已经拔高到了跟妈祖娘娘相差无几的地步。

二十分钟以后,鸡公岛号渔船根据坐标来到了科考五号的身边。

等鸡公岛号渔船靠近以后,科考五号的船舷上垂下了悬梯,孙小平他们一行人从悬梯登上了科考五号的甲板。

孙小平本来以为这艘科考五号的船长最多也就是六十多米的样子,可是等他亲自登船以后才发现自己之前小瞧了这艘船。

这艘船的实际总长有九十三米,宽19.84米,深13.06米,吃水12.17米,排水量6334吨。可提供六十名科研人员和四十二名武装保卫人员的膳宿。

上到船上以后,段为先院士就火急火燎的问在甲板上迎接他们地大副王青山,“小王,梁专家他们呢,那些白海豚在哪里?”

王青山回答道,“段院士,梁专家他们在前方两海里处,科考五号的体量太大,他们害怕惊到白海豚,就让我们将船在这里抛锚,他们乘坐科考五号上配备的一号摩托艇到前面去近距离观察白海豚去了。。”

“嗯,很好,你们干得不错!”

段为先院士夸奖道,“你们将二号摩托艇放下水去!我也到前方去。”

科考五号上配备了两艘的摩托艇,不过都不大,每艘只能乘坐四个人。

段为先院士跟两个专家和安保战士坐上去以后,就没有位置了。

孙小平他们只好留在科考五号上。

范老爷子上了科考五号,就像是到了自己家一样。

他亲自带领孙小平和李报国吴国栋几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