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差露出以外的表情。
“哦?怎么说?”真秀是说煞气的事情,没想到对方竟然一下就听懂了。
“那晚案发之后,白猿寺几乎到处都是血污,唯有这里干干净净。但想来,应该也是那个时候没人在这里吧。”年轻官差说道。
“所以,其他地方我们都是废了好大劲儿,才清理干净了血污,倒是这里原本就干净得很,省了不少功夫。”
听了这话,真秀心中一动,然后问道:“你是最初上山的官差吗?”
“嘿嘿,没错。”年轻官差笑了笑,答道:“我是下面县城的捕快,那天接到报案就跟着捕头上来了,可没成想偌大的白猿寺竟然糟了如此大劫。”
年轻官差唏嘘不已,连连摇头。
“哎呀,你看我净顾着闲聊了,差点忘了正事。”他说着就打开了藏经阁的门,然后带着真秀进去,指着离门口最近的一个书桌说道:“大师,那些就是您要的案宗了。”
书桌上摆着许多卷宗,摞成了一小堆,数量颇为不少。
“竟然有这么多?”真秀意外道。
他本以为只有一两卷,却没想到会有如此数量。
“佛门每次来人,都会留下卷宗记载,但其实并没有太多有用的东西。”年轻官差一边解释,一边翻了翻那堆案宗,然后取出一个来:“这是最初的案宗,大师从这里看,应该比较方便。”
真秀接过案宗,然后道了声谢。
“大师,那这边没我什么事,我就先回去了。”年轻官差准备告辞离去。
这么多的案宗,真秀估计得看一会儿。
“施主先等等。”
真秀拦住了他,没有记着看卷宗,而是又跟他聊了几句。
“施主在山下当差,应该对白猿寺有不少了解吧?”
“这是自然,我是本地人,从小听着这山上的钟声长大的。”年轻官差拍拍胸脯:“您有什么想问的尽管问。”
“要说具体想问些什么,我一时也想不起来,不如施主给我讲讲你印象中的白猿寺吧,什么都可以。”真秀没有给他压力,而是让他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这样啊。”年轻官差苦恼了一阵,接着便说道:“这白猿寺的话,是我三秦府的一处名寺,提出我们府内的寺庙,肯定都会提起一句的。”
“虽说我们三秦府主要是各种道观更加有名。”年轻官差笑着摸了摸头发,补充一句。
“我住在山下的县城里,小时候就知道山上有这么一间寺庙,逢年过节大家也都会上山祈福。”
“每年春节,白猿寺还会进行布施,管三天的饭。”
“我小时候家境不好,这春节三天算是我一年中吃得最好的时候了。”
年轻官差越说越是红了眼眶,似乎是想起了以前的日子。
“若是生了病,看不起大夫,吃不起药,找寺里的师父们帮忙,都能得到帮助。”
“我十岁那年的冬天,我娘得了风寒,头昏脑热的睡过去一天一夜都没醒来。当时家里只有我一人,我又没钱去请大夫,便冒着风雪去山上求助,可我走到半道,就下起了大雪,山路湿滑,我脚下一个不注意就滑倒了。”
“等我再次睁眼时,我已经在家里了,娘亲守在我身边,捧着热乎的半碗米粥,打算喂给我吃。”
年轻官差终究是没忍住,长长的叹了口气,平复着自己的心情。
“大师,你知道吗?当时,我差点以为我和我娘都往生极乐了。”回想起陈年往事,年轻官差不由得苦涩一笑。
“亏得娘亲身旁还站着白猿寺的住持师父,否则我那时候肯定要哭出来了。”
这段话他虽然说得轻松,但真秀可以体会到他当时的心情。
如此看来,白猿寺倒是造福一方,算得上是尽到了佛门弟子的本分。
“可哪成想,这样的白猿寺却落得如此下场。”
年轻官差说着看向了远处,如今的白猿寺冷冷清清,就连那钟声都不会再想起了。
“如此说来,白猿寺在周遭的百姓们心中应该是颇有声望的吧?”真秀问道。
“那是自然,就在白猿寺出事之后,山下的百姓们听不到寺里的钟声,都打算上山来看看。”
“可当时白猿寺已经被官府封锁,不得任何人出入。百姓们以为官府跟白猿寺起了冲突,反倒闹将起来,差点就引起了更大的骚乱。最后还是凌老捕头亲自出面解释,才让百姓们退去。”年轻官差解释道。
“原来还有这样的事情。”真秀感慨一句。
接下来又跟年轻官差聊了许多之后,真秀才放他离去。
他独自一人坐在藏经阁内,整理着从刚才的对话中得到的信息。
白猿寺历史悠久,门下弟子有一百多人,算是名副其实的大寺庙。
而且也承担起了名门大寺的职责,对附近的百姓多有照料,也从没有过仗势欺人的事情发生,一直以来风评很好。
若真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