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态度(2 / 4)

不必展望这种未来,因为完全不可能。

七国的普通士兵都算得上凡人,在这种情况下,军备的升级其实才是最快提升战斗力的方式。

但就目前的四个国家来说,基本上都是甲胃加上长枪或者长刀的配置。

就这种配置,打不过愚人众真的没办法。

同样都是普通人经受训练变成兵士,对方是科技加上氪命,这边是正常培养。

打不过很正常。

七星有改善的心思,这很好。

“无论是邪眼,还是这些先遣军的军备,其实都已经超过了如今的璃月很多。”

老爷子有三千七百年的执政经验,在她的统治下,璃月偏向于内政和发展,对于争斗没什么兴趣。

这就没办法了。

武器军备这种东西,要么是为了扩张,要么是为了御敌。

扩张······七国之中大概也只有至冬有这种动作。

御敌,尘世七国从成立之后,就没有什么大型战争了。

唯一一次,还要追朔到五百年前的老朋友坎瑞亚。

不打仗又不被威胁,璃月的军备发展缓慢实在正常。

坎瑞亚武德充沛,因为他们接触的并非正道,他们从一开始就很清楚,走在这条路上必然会招致灾祸。

他们知道,他们准备,他们灭亡。

就挺简单的。

“这是时间堆砌起来的优势,”姜青尝试着组织措辞,“无论七星用什么样的手段,都不可能短时间内追平。”

至冬从五百年前开始准备,才有了今日愚人众的威势。

考虑到他们今日仍旧在进步,就算璃月的发展更加迅速,至少也得用一个百年去追平吧?

一百年······

夜兰并不否认姜青的说辞。

这种差距是最简单的,不是行不行的问题,纯粹是你之前没有准备。

理论上七国都是人类,不考虑博士丑角这种半路杀出来的天才,正常人的才能都在一个数值内起伏,但差距不大。

这种情况下,愚人众起家早,这边想要追上,就只能够拖时间,加投入。

考虑到至冬对于愚人众的支持,就算七星加大投入追赶,多半也就是和对方的投入对等,无法朝过对方的时间优势。

这个道理七星懂,夜兰也懂。

科学研究这种东西,投入不一定有回报,但不投入肯定是什么回报都没有的。

在这个地方想要得到突破,无非是人才和资金两个方面。

资金是没办法构成优势的,至冬的投入不会比璃月少。

而人才可以靠完善培养机制来弥补一部分的空缺,但说真的,像是博士、来茵多特或者丑角这样的人,真的不能完全指望什么培养机制能够培养起来。

博士出身教令院,但他当年背叛教令院的时候,研究都是自己一个人在开拓新方向。

根本没有人和当年的他是一条路上的。

他做实验的办法很简单。

从导师那里获得项目,完成项目获得摩拉和资源,然后把资源投入到自己的研究中去。

一般人需要等着老师的指点和教导,但他一个人就能够完美完成任务,而这只是他的副业,只是他用来供养自己研究的小小闲暇而已。

而在最后,他的研究得到了丑角的认可,并且在未来,又重新被贤者们请了回去。

他们不认可博士的品行,但不得不认可对方的才能。

对比一下从蒙德一路走回须弥,到最后彻底放弃,请了盗宝团囚禁自己的爱拉尼,其实就可以得到了一个答桉。

天赋这种东西,是真的不服不行。

爱拉尼的失败可以说和运气有很大的关系,但认真说,如果她真的卓有才能,其实也不必游历四个国家。

“所以想赢只有一条路,找一个天才,一群天才。”这是姜青的答桉。

想要弯道超车,追平对方的时间优势,唯一的办法就是等,等上天送下来两三个天才。

姜青找不到第二个办法。

科学研究这种东西是最简单也最硬核的了。

能不能做到,得看资源和投入,也得看个人的才能。

你花钱了,你有天才加入,然后你就有了追赶的希望。

夜兰神色沉默。

该怎么去描述各种差距呢?

“考虑过机关术么?”

在老赛道上,人家已经玩了这么久,真要说拼,不是说拼不过,就是太难了一点。

所以为什么不换一条赛道呢?

“在机关术上,璃月自有一位顶级的大师。”

“我并不懂炼金术和机关术,所以也就不说考虑它们两者的融合,但至少就机关术本身来说,璃月的机关术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

姜青其实能够理解夜兰和七星的选择。

任何一个对自己国家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