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7 章 迎亲2(2 / 2)

妈妈拿了红盖头替苏软盖上。

苏洋背起苏软往门口走。

“姐,以后受委屈了和我说,我是你的靠山”

苏软本来挺伤感的,听他这话噗嗤笑了

“你这靠山太不行,打不过赵远东”

“那不能,我可以带着表弟啊,胜在数量多”

苏软低低嗯了一声,庆幸自己没有远嫁。

苏软坐进车里回头看,爸妈爷奶叔婶都站在门口目送,有人提醒苏妈妈,快泼水,寓意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苏妈妈接了水盆把水泼出去。

苏软一下子就泪流满面,视线模糊,她看到自己妈妈抱住了爸爸。

看新娘上了车,唢呐班子立马奏《百鸟朝凤》,炮声响了一声,车子缓慢行驶,车前是苏洋和表弟送嫁,赵远东一路陪同,一直送婚车出了村口,两人才驻足。

赵远东上了车,车子开始提速,却也并不快,领队的车会在算好的时间到达新郎家。

大手握住苏软的手,有点凉,捂在手心替她取暖。

“冷不冷,累不累”看她眼眶红着,心疼揉了揉她脸颊,亲了一口。

“不冷,就是手凉而已,还不累”

她已经调整好情绪了,反正嫁的也不远,也不和公婆住,常回来就好了。

车队路过一个村庄就会奏乐,意思是告诉村里人有喜事队伍经过,两个村庄离的近,半个小时已经是绕路了。

车子停在婚房门口,有两个孩子打着火把,一个孩子挑着烧红的烙铁,一个孩子端着碗醋,几人一起绕车三圈,绕一圈端醋的孩子就往烙铁上浇一些醋,三圈刚好碗见底。

车玻璃是开着的,苏软撩起盖头被一圈人围观,尽量维持面无表情,要不人家说她不矜持。

这也是婚礼的一个环节,晾新娘,她实在不理解。

赵母走近,塞了一块糖到苏软嘴里,又往她手里放了个红包,把盖头盖好。

赵远东的大伯娘一脸笑意,放了一块包着红纸的水墨石在车门口,这才开了车门。

苏软被两个不太熟悉的婶子一左一右的搀扶住,右边的婶子小声提醒苏软“踩着石头下来,不急”

苏软全程低头直视地面,视线里出现一个火盆,拎着裙摆小心跨过去,刚进大门,礼炮鞭炮齐鸣,有东西噼里啪啦的砸下来。

细糖混着喜钱,大把大把的撒开,苏软知道这是小孩子最喜欢的环节,她小时候也最爱这个环节。

人群挤成一片,低头哄抢,她突然就明白为什么要两个人搀扶着自己了。

“新娘下轿,吉祥福到;新娘进门,财源滚滚;新娘跨鞍,福禄平安;新娘落地,儿孙满地”司仪高声唱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