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衍号方舟”位于大西市郊,方舟的出入口是岩壁上人工开凿而成的一个正四方形洞口,“繁衍号方舟”本身可以说是一个“洞中洞”。整体内部空间完全凿岩而成,长宽高均为1024米,呈正四方体结构,是一艘真正意义上的巨无霸地下方舟。
经安检后,林喜月从洞口进入方舟内部。已经在这儿工作两年的老同事韩冰带着林喜月参观繁衍号的整体情况,以便后续的工作对接。
“林小姐,听说你是从农学院毕业的?”韩冰问道。
“是啊,我觉得这儿的工作和我的专业还算对口,就申请了这儿的岗位,没想到这么快就被录用了,真的很幸运,以后请多关照。韩姐您来大西多久了?”
“我是最早来大西的那批人,到今天刚好两年的样子。我见证了江元十大太阳的开启,大西湖环湖步道从无到有的过程只用了一个月,两年来十大城市都已初具规模,人也越来越多,这里的基建速度真的太快了,一切从无到有仿佛都只是一眨眼间的事情。”
“我发现繁衍号方舟里面每个房间都是方方正正的,而且都一模一样,感觉好神奇的样子,为什么会这样?”
“繁衍号方舟绝对是我们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韩冰介绍道,“目前规模相当于埃及金字塔400倍的体量。方正的空间利用度最大,结构相对稳定。这里每个房间包括建筑面积在内长宽高都是8米乘8米乘8米的造型结构,除掉两米厚的间隔墙和地板顶板,有效利用的内空间是7米乘7米乘7米,也就是每个房间的使用面积是49平方,层高7米。每个房间都是由岩石掏空而成,有非常可靠的密闭性和温湿度可控性,非常有利于各种种质的保存。我们这一层处于最底层,底层这横向的第一排就是128个房间,向内进去有128排,纵向向上有128层。总共就是2097152个房间。
“就算《圣经》中超级巨大的诺亚方舟也远远比不上我们的繁衍号。这些房间除了基础管理使用的人员办公室和调度室,还有设备房这些之外,其余全部作为种质库使用。
“种质资源作为国家战略资源,目前所有国家都有进行战略储备,全球大概有两千多座各个种类的种质库。我们繁衍号是国内三大种质库之一,品类最齐全,储存量最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既使地球上的所有植物物种灭绝了,成了火星那样的环境。只要再有合适的环境气候条件,利用我们这儿的种质资源,再造一个郁郁葱葱的地球也不是什么难事。”
韩冰带着林喜月参观了几个主要的种质库和流程车间。只见高精敏度的机器人将装有各色种子、贴好标签的瓶子转移至传送带,机械手从传送带抓取瓶子,放入种质箱中的指定位置。工作人员通过电脑控制系统下达指令,箱子顺着轨道就进入低温种子库,堆垛机按照指令又将一个个箱子放到指定位置的立体架上。
“整个自动化存取系统正式运行后,机器人每小时将可自动搬运800箱种子,每天可出入库种子10000余箱、单瓶种子9000余瓶。这些种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寿命可延长到80年以上,刚好是现在人的平均寿命。”韩冰介绍道,“在繁衍号保存的740余万份种质资源中,约130万份已经在野外消失绝种,对全人类来说,这些种质资源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韩冰带着林喜月来到繁衍号上层的一个新库区,这里摆放的几根大小粗细不一、颜色各异的玉米。有的籽粒外面包裹着一层硬壳,有的籽粒又硬又小。
“怎么会有这样的玉米?”林喜月还没有见过这样的玉米,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这个是没有驯化完全的半野生品种,另外那个是制作爆米花的最好原料‘爆裂玉米’,它们的价值就在于非常独特,非常罕见。我们的目标是不错过任何一个物种,对地球生物多样性做到最大可能的保护。”
上班第一天,林喜月就跟着韩冰在种质库里跑上跑下,了解了种质库的基本情况和大部分工作流程。晚上回到家时,凌绍峰绕有兴趣地问她道:“繁衍号方舟是不是和诺亚方舟一样,里面有一对一对的小动物,每对动物都占据了一个小格子。”
凌绍峰的话逗得林喜月哈哈大笑:“是呀,你知识真丰富。我就是去当饲养员的,天天喂养小宠物呢。”
“你就别笑话我了,到底是什么样的,我是有点好奇。”
“那边最主要是农作物种子库,先保住人类的饭碗才是最重要的。人要是活不下去,所有生物都会灭绝。当然,繁衍号里除了基础农作物,几乎地球上所有植物物种都有保存。”
“啊?居然没有动物?光有农作物和植物的方舟吗?”
“我们大西繁衍号方舟是植物种质大全的方舟,据说在盼留有一个大型的动物方舟种质库。”
“动物方舟肯定超好玩。”
“你真是想多了,还当是动物园呢。其实动物们最好的方舟是各种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其次是全国各城市的野生动物园,最后才是种质库。动物种质库是以液氮低温保存的方式,保存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