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自作主张
说好今日去给沈谨之看诊的,这次腊月主动要求陪相公去,她想去跟宋大夫说说相公的病情。
上次加了几味药,这段日子据她观察,经过她的辅助治疗,相公没以前那般孩子气了,也比以前安静,有时还能看到相公蹙眉思考的样子,这说明病情有好转。
沈母不放心她俩去,本来准备让李氏陪着一起去的,但昨日两人有点不愉快,沈母就让刘氏陪着去了,顺便把家里的针线活拿去卖了,她们进了城后,腊月带相公去济世堂,刘氏和同村的两人去了集市,说好办完事儿来济世堂找腊月。
济世堂的夏掌柜依旧很热情:“小公子来啦,沈嫂子今天没来?”
腊月点头:“我娘没来,我是他媳妇儿,以后我会陪他来的,宋大夫在吗?”
“宋大夫在,但要等几分钟,有人看诊。”
腊月:“不急,我们等会儿。”
在大堂等待的功夫,腊月拿出了带来的药材,看看能值多少银两,掌柜的看后道:“看着是不错,但太少,卖的话也没有多少银两,要不这样,你先看诊,这些药材,我给你抵一部分药钱或诊金,成不?”
腊月想想,觉得可行,腊月带相公进了诊室,主动打了招呼,宋大夫看一眼腊月:“女娃来啦”,然后转向沈谨之,沈谨之已经撸起袖子,伸出手腕。
约莫过了一刻钟的样子,宋大夫回头问腊月,这段时间沈谨之的情况,腊月很仔细地把自己观察到的说给宋大夫听,宋大夫点点头,说是好的征兆。
腊月也没谦虚,和宋大夫说了自己的想法,然后两人讨论起了治疗方案,宋大夫已经不吃惊了,他现在只想赶快收她为徒。
最后,宋大夫建议,让腊月她们在镇子上住段时间,他好观察沈谨之的病情情况及时做出调整,腊月也早有这种想法,住得太远,十天半月才能来一次,实在不利于治疗,而且有些治疗没法进行,但是,住在镇上要花不少银子。
看腊月今天不着急,宋大夫清清嗓子:“女娃,上次说的事儿没忘吧?
腊月眨眨眼:“拜师?”然后眼珠一转,计上心来:“我也有个条件。”
“你拜师学艺还讲条件?多少人求着当我徒弟我都没收。”
“那,那就算了。”
“唉!罢了,你说什么条件?”宋大夫无奈道。
腊月眨着眼睛说:“您想办法医治好我相公的病,我就当您徒弟。”
“治病救人是我该做的,这还用你说,那就这么说定了,不过,你家那么远,实在不方便,也不利于给你相公治病,要不这样,我的小院里有一间空屋,虽然有点小,你们先住下,等过段时间看看你相公的情况再说。”
停顿了一下接着说:“不过,要收银子的。”
腊月欣喜道:“我可以干活抵租金,我什么都会干,只要能治好我相公的病。”
腊月寻思着治病要紧,先住下,其他的再想办法。
宋大夫看了一眼沈谨之,他的手被腊月握着,心想:这傻小子有福,“走吧,我带你们先去看看,离此处不远。”
宋大夫出了诊室,跟夏掌柜的知会了一声,就带腊月两个人出去了,出门拐进一个小巷子,往前走了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宋大夫推门进了一个院子。
院子不大,院门对面有一排五间屋子,门口有几棵树,树下有个圆形的石桌,周围有四个石凳,左右两侧呈直角各有两间屋,一侧两间是灶房和柴房,另一侧是宋大夫的书房和一个小药房。
他们进门后,有个比宋大夫小不了几岁的男人,看起来精明干练,走路带风地迎上来:“老爷,您回来了”,看到后面跟着两个人:“可是来客人了?”
“嗯,老余,收拾一间屋子,他们要住几日。”
语毕,院门被人推开了,进来一个妇人,是老余的媳妇孙氏,妇人看着面善,身上的衣裳虽然也是粗布的,但没有补丁,干干净净,看样子是去买菜了。
“老爷回来了,我去买了菜,今天菜挺新鲜,家里来客人了?”
“嗯,做饭时加几道菜,我让老余收拾间屋,他们要住几日。”
腊月纳闷:宋大夫自己家里有药房,还有家仆,这么有钱!还是镇子上的人家都有钱?
宋大夫让腊月他们先坐着歇会儿,他还约了病人,去去就回。因为腊月和二嫂说好要在医馆碰面,所以腊月握着相公的手又跟着宋大夫回了医馆。
刘氏已经在医馆等着了,腊月说了她要和相公留在镇子上治病的事,刘氏一听开口道:“三弟妹,这事不先和家里人商量商量?看爹娘啥意思。”
“二嫂,你回家跟爹娘说一声,爹娘也希望谨之的病能早点好,宋大夫答应我,一定尽力为谨之治病的。”
“那这些银两你先拿着,我回去给娘说一声”,刘氏说着打开帕子,分了一半碎银子给腊月:“我先回了,村里的牛车还在等我。”说完,急匆匆地走了。
腊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