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说无始颂(2 / 3)

,学法非学心。

万众各一心,一心学万法,虽学万种法,而彼心恒一。

汝今心不定,其一何在耶?但于万念处,恒心已久住。

——

旧房瓦多破,新室久无尘,久定观万念,新定念稀浅。

汝心非是念,念如空中风,风起或不起,而虚空不动。

若于静虑中,心意自不动,彼念风尘落,晴空无阴霾。

意微念亦微,微而名为精,精自有华彩,五光影十色。

——

华影彩色分,光毫量无穷,初入静定观,所知皆毫末。

譬如见远山,不见山上木,虽见千万叶,不见叶上尘。

知识皆短浅,不如以意观,观照如虚空,一片灵自生。

意与识分别,譬如虚与空,意情动生识,空气转出风。

——

虚空非一事,虚是空之母,空以气为命,气动空不动。

气动名为风,情动意生识,情意本一家,情动意不动。

如是一体者,动不动共生,如是二元化,乃是一元形。

最初入静定,即可会此境,心有差别者,自作离世说。

——

离人不离天,三界甚微玄,若不见自心,不名见彼岸。

汝若见彼岸,何须修神仙?若解生死已,何厌复何恋?

汝心恋高下,美名来打脸,若弃于高下,高下割汝心。

众生心自圆,是非此中演,生爱或生恨,譬如木火烟。

——

天青或天白,男女都是人,心中有善恶,而善恶非心。

善恶皆不留,汝心未曾丢,执恋于善恶,不见非善恶。

譬如学知识,而迷不自识,譬如一明镜,见人不见己。

汝是有情人,非无情之镜,以无情镜眼,用心于自观。

——

此眼本无情,故见一切情,汝用此眼观,身心到彼岸。

有情与无情,一体之姓名,此事非可思,说体而无体。

离一切思量,汝思量不灭,如是妙境界,最初静可得。

如是甚深意,无上最第一,初定至灭定,层层可得之。

——

莫贪求道果,是怯贼而已,入手草头法,即了手归去。

此道非来去,非仙亦非神,无来亦无归,不升亦不降。

无内亦无外,乃涵容内外,世间与世外,正邪亦如然。

本无正邪心,正邪知成识,将此识合道,识性无正邪。

——

非善亦非恶,乃自容善恶,善恶识无性,善恶性非识。

无识亦无性,乃可容识性,识性和合故,游戏在此地。

譬如众人梦,梦影到梦境,梦影情有别,梦境界无别。

亦如世间人,贵贱或美丑,身心相有别,知识性无别。

——

复如三世者,过现及未来,皆自有当下,当下演三别。

过去亦当下,现在亦当下,未来亦当下,当下自无别。

以无三别故,三世分别现,三世无差别,当下即三世。

当下非过去,过去非当下,未来非当下,当下非未来。

——

现在亦不是,现在已过去,当下无休止,以无始终故。

非当下有变,身心随境迁,意识数十年,而心界不变。

意识如雨坠,相续无休止,非虚空有变,雨珠位自变。

云聚雨始下,譬如人出世,水滴渐成长,复如人一世。

——

一世从空过,而空无动也,水滴自位移,如人心意识。

虚空无始终,而雨有始终,人一世生死,而心界无灭。

当下即虚空,三世即位移,世界如雨珠,生灭一须臾。

譬如初静定,可以自觉观,觉观念往来,不往来者观。

——

若修无量心,心量同虚空,百千空生风,风起悉皆知。

复修静虑行,身心在寂静,思识如风起,而意境不动。

汝心归意境,不随念想动,念想自来去,而心同虚空。

虚空非无相,念想非可寻,虚实二境界,在非虚实中。

——

所谓心定者,非定意识也,心随意用识,而住意境中。

识心根在意,不在于识思,汝欲修定者,念力离念识。

意识根在心,意动心不动,意动而生想,心动而化情。

情思无罪过,罪在滥情思,善恶识无患,善恶性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