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秋后算账(1 / 1)

宴琼林 踏歌破苍穹 1945 字 2023-01-06

原本宴氏听闻议事堂中消息匆忙赶来,但远远瞧见婆母景氏灰头土面,被人搀扶着出来后,心知自家儿子已然是将事态摆平。

既然是平定了,剩下的便让他们小夫妻俩解决,如若自己再插一脚,横竖就是多余的。

这样想来,宴氏心念微转,扭身就让人退回去。

一场闹剧最终在景老夫人服软之下草草收场。

见景老夫人离去,任思远眼看周遭,却发现自己竟是多余的那一个,眼看天色灰暗,不宜久留,便约定翌日再来王府商榷事宜,遂拱手一礼,溜了出去。

彼时议事堂外,婢女挑着火点亮沿路的六角宫灯。

没了外人,堂中二人自是无需再防备。

苏子衿深呼一口气,她知道此事虽不是宋廷玉所为,但他进门那一记清寒肃容的眼神,便知宋廷玉心中也是想过自己与男子幽会的可能。

心中有气不能撒,苏子衿自然不舒坦。

“既然事已清白,如今天色已晚,我们也回栖子堂吧。”宋廷玉轻咳一声,想要缓解尴尬气氛,便开口提议。

苏子衿应了一声,二人也出了堂。

议事堂外,银月高升,长长游廊之下映着簌簌梅影,腊梅的幽香,萦萦绕绕,肆意浮动。

苑中一片寂静,唯有听得脚下靴子摩擦而行的声音。

兴许是避免尴尬,又或者是腊梅阵阵的清香引得苏子衿频频偏头偷看,一抹抹淡黄如繁星点点的花蕊展现在眼前,再看看那枝干刚劲端庄,犹如身着黄衣的妙龄女子,在寒风中,以一娇小之躯对抗这未来的风雨。

这境意如此之美,苏子衿情不自禁的靠近。

她就近折了一枝花蕊开得最盛的梅枝,凑近鼻翼闻了闻,遂嘴角微微上扬,似乎是想让那清冽的暗香,化散了心中积郁的闷意。

宋廷玉见状,不禁也止了脚步。

王府的腊梅随处可见,这些年,他每每经过也只是简简略一眼便匆忙离去。如今因着小姑娘,这才驻足停留。

“景致甚美。”宋廷玉望着苏子衿的身影,声音甚是平和。

闻言,苏子衿回眸,也婉声道:“是啊,倒是这番景致让妾身想起在苏府也有梅,不过却没有王府的多,也没有王府的盛。”

说着话,她将梅枝拿在手上,二人又继续前行。

踏足栖子堂,嬷嬷也备好了晚膳,端夏则端着茶水循循入内。主子离开王府多日,墨画自然让后厨备些开胃的菜式来。

这天气越发的寒冷,苏子衿从小就畏寒,所以墨画提前便让手下做事的小婢子多取一些炭来,等饭食过后,苏子衿帮着宋廷玉宽衣解带。

比起往常的含笑模样,她今日神情淡淡,话也少,只管垂首摆弄衣扣。满头乌青的发丝堆成高髻,露出修长的脖颈,入冬后衣裳不似夏日的纱单薄贴身,后领微微撑起时,可以窥见一抹秀背,白皙单薄,弧线极美。

宋廷玉目光稍驻,鼻端又闻到她身上的淡香。

身上的燥热似浓烈了两分,他敛神收心,不知怎的,忽然有点窘迫。

倒是苏子衿开口了,“客栈的事,王爷还有要问的吗?”

“祖母误听了他人消息,这次是我行事轻率,不过我见你从客栈回来就一直拧着那两药袋子。”宋廷玉淡声说道。

苏子衿目光移向桌案上那包两药袋子。“这是给母亲的偏方,也问了多次这方面的医治郎中,是对湿寒之症有帮助。”

听闻如此,宋廷玉心头一暖,宴氏的脚上的湿寒他也有听闻,也把郎中请到府中来未母亲调养。只是这件事却被初来乍道的苏子衿记住了,还特地寻来偏方,这般上心。可想起原先自己在回来途中还想从任思远的口中探知一二,甚至有过怀疑,当真是无中生有。

见宋廷玉嘴唇动了动却仍旧没说什么,她将衣裳挂在衣沥架上,回头道:“若王爷没有要问的,妾身却有要说的。”

屋外的端夏端着木盘上面放着小手炉,以便给主子暖手,这会听见屋内动静,脚步迟疑几分。

苏子衿见来者是端夏,便径直过去将小手炉拿过,示意端夏掩上房门。随后她拨着怀中的手炉,抛出了她琢磨了半天的问题,“祖母既然会听他人一面之词,相信那些个捕风捉影的形迹来,或许是祖母对我这个刚来的替嫁王妃有些偏见,这一点我是明白的。只是,在王爷心中,会不会也对我存有偏见?”

“昨日屋门推开时,殿下的神色不对劲。”

宋廷玉翻着手中的书,书纸页脚已然微微起了褶皱的毛边,听了苏子衿的话,他正要翻页的手顿了一顿。那日推门而入,看见男子的背影还有里间坐着的苏子衿,他的心头上的确是闪过千丝万缕的想法。

他未动声色,将一旁冷掉的茶一饮而尽。

因为偏见,而生了揣测之心,才会在那个瞬间面色寒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