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姑娘,杨邵来看你了(1 / 2)

我虽不知广陵王在密谋什么,但我心中却是隐隐不安。

上次广陵王来房中看我,他苦笑着说,“时宜,我从小就活在泥潭深坑里,是你给了我希望,让我有了好好活下去的念想,我原本以为,只要我放弃一切权利的争夺,带你到这里偏安一隅,为你搜罗天下藏书,为你种下一池的荷花,你早晚都会接受我的。或许……或许我一开始努力的方向就是错的。”

他临走时说,“时宜,等我有了这天下,我要为你办一场最盛大的婚礼,让你成为全天下最尊贵的女人。”

那个时候,我并没有太在意他说的这番话,如今想来,他莫非是在密谋造反?

又过了几日,阿娘出现在我面前。

见我病弱孱孱地躺在床上,面上毫无血色,能说的话也越来越少,阿娘泣不成声。

“时宜,阿娘的好女儿,是阿娘错了,阿娘错了……”阿娘一直说自己错了,若早知我会变成今天这样,她就算倾尽全族之力,也要为我抗上一回旨。

“阿娘,师父,师父……”我艰难地开口。

阿娘知晓我心中所想,抹掉眼泪,开始说师父的事,“自你入晋城后,西州那边就与你断了联系,小南辰王与我通信说,他有探子传信,你在广陵王府久病不起,他托我给你寄过许多补品,上次我给你送来的涂林石榴也是他命人特意送到凗府的。他说广陵王对西州有敌意,他无法亲自出面,而你师兄师姐们到晋城后也都被广陵王挡了回去,所以他希望我能早日过来陪陪你。”

阿娘还说,师父数月以来四处征战,发兵西部和北边,斩杀数万蛮族大军,那些常年侵犯北陈领土的边境国家都纷纷向刘氏皇族递交投降书,同时退出原来驻地百里之外,与北陈签订二十年不再来犯的协议。

世人都在称颂小南辰王的功绩,说他要为北陈开创一个全新的和平盛世。

不过,自姜嫔有孕后,太后妄想搅动朝中风云的野心暴露无遗,她试图恢复当年幼帝登基时,独自执掌朝政的局面。

不知太后使了什么计策,朝中不少肱骨之臣都站在太后一边。

如今朝堂上能明里暗里为徽帝筹谋的,只有太傅谢崇。

可前不久,太傅染上重病,卧床不起,宫中御医束手无策。

我将广陵王和太原王密会之事说与阿娘听,阿娘说,“广陵王来晋城这一步棋,恐怕早就有所预谋,若是你阿舅在,他定会比我看得明白,又何至于将你送来这狼虎之地。”

阿娘说,广陵王所图之事,无非是刘氏江山。

放眼整个北陈,能助他夺得皇位的,只有这位战功赫赫且野心勃勃的太原王。

自徽帝登基后,北陈内部早就分崩离析,太后党和皇帝党明争暗斗,各地藩王蠢蠢欲动,都在看中州朝堂上的风向。

若非忌惮小南辰王的势力,北陈恐怕早就乱作一团。

阿娘说,徽帝年纪尚轻,当年能顺利登基全靠师父,后来赵腾刘元一党叛乱,也是师父率军赶回中州支援。

小南辰王对徽帝的态度显而易见,加上小南辰王和平秦王素来交好,二人都一心一意维护皇室江山,因此这些藩王只有反叛之心,却没人敢做出实际行动。

如果广陵王意图谋反,他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师父。

我原本想借阿娘之手去信中州,告诉师父我的近况,以及广陵王意欲所指,可没想到的是,广陵王连同阿娘也禁足在王府中。

小皇子满月宴,徽帝邀天下藩王和世家大族入朝贺喜。

广陵王离开王府时,命人将我和阿娘住的院子围得水泄不通。

他留话说,如果阿娘为我好,就写信给北陈各世家大族,让那些文武世家帮助广陵王平复北陈动荡,巩固北陈即将迎来的新政局。

凗氏自阿舅入朝为官后,逐渐发展成北陈世家之首,其余世家不分文武,皆向凗氏看齐,如弘农杨氏,暨阳长孙氏,西北宇文氏,太原王氏,青州公孙氏,这些家族历来与凗氏关系紧密。

广陵王若真凭借太原军颠覆朝局,没有这些世家大族的支撑,在帝位上恐怕也难以长久。文有清河凗氏,弘农杨氏等为其稳定士人之心,武有太原军,西北宇文氏等为其平定各处叛乱。

广陵王当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盘,而师父便是他这棋局里最难参透的变数。

广陵王走后不久,我在王府见到了一位故人。

“姑娘,杨邵来看你了。”他跪在我床前,眼眶红润。

杨邵说,自南萧一别,他又偷偷潜入雍城,找到了当时里通外敌,出卖刺史的叛徒,还亲手送他们去见了阎王。

不曾想,他杀了人四处躲藏时,恰好碰到出征的师父。

“我原以为,殿下不会留我性命,可殿下听了我入关的理由,便选择放我一条生路。后来,我在路上听人说,太原军勇猛无敌,太原王优待部下,这才一路北上到了太原郡,投效到太原军中。”

杨邵如今已是太原军将领,广陵王和太原王入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