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转星移,日升月落,春花秋实。
有着沈元成这个木匠在,刘云瑞后来的手下中也有两个会木匠的人,棋荃又带着父兄、未婚夫去了那处山林草场,驯服了九头牛。
又从其中驯服了十多匹马,养在家中使用。
今年也算是风调雨顺,三家人有了足够的牲口,在无名山谷内开辟了百多亩的荒地。
此时,秋高气爽,艳阳高照,粟黍飘香。
一群大人孩子正在地里忙碌,一旁有片很大的空场,被专门收拾出来,又用石碾压平压硬实了,此时已经晾晒了一大片的黍穗。
陈氏、李氏带着两岁的虹姐儿、三岁的旭哥儿,一岁多的两名婴孩,边带孩子边看着晒场,防止鸟雀来抢食。
虽然开的地多,可是干活的人也多。
此时三家一起动手连五岁的维哥儿、良哥儿,都跟在兄姐的后面捡穗子去了。今年他们俩也启蒙了,跟着一起去学堂学习。
“大嫂,大嫂,走了,回去做饭。”
沈杨氏抬头看了眼日头,大喊前面的董氏,今日是他们妯娌三人做饭,林氏已经走了过来。
“今天弄什么?咱们先去摘些菜回去吧。”
林氏边走过来边问。
董氏,
“我看荃姐儿出去一趟,似乎拿了些东西回来,我看着象是野鸡、野兔啥的。”
“那就搬几棵青菜回去,炖上一大锅,再拍个黄瓜,也就行了吧。”
“就这样,早上我发了面,咱们再蒸上几屉馒头。”
妯娌仨边走边商量,便进了院子了。
果不其然,厨房内放着三只野兔,四只野鸡,还有一只剥了皮收拾好的小野猪,可谓肉食丰富得很。
三人简单商量了下,分工协作,董氏去蒸馒头,林氏去炖鸡、兔,杨氏赶紧将野猪肉给卸好,吊到大井里去留到晚饭时,炖上一大锅的红烧肉,再炖上一锅的排骨,今年的葫芦条也晾晒了一部分了,正好吃个新鲜的。
三人干得热闹,便听得外面纷乱起来。
不知情况的三人放下手中的活计跑了出去,便见陈氏、李氏两位老太太被簇拥着进了院子,后面还跟着一帮人,有人将三个孩子也抱了回来。
“他大姑?”
三人立马认了出来,满含热泪地迎了过去。
却见家中的男人们,还有大大小小的孩子们纷纷跑去屋中拿了武器、弓箭,又跑了出去,并将吊桥扯了起来。
刘家的护卫也跟着一起向外跑,他们懵了,这是什么情况。
三位老人,还有家中的妇人都回到了屋中,
“娘。”
已经三十四岁的沈白英此时抱着陈氏嚎啕大哭,
“娘。”
陈氏搂着大女儿也是掉下了眼泪,她也没有想到还能见到活生生的大女儿,真是天之大幸。
原来,
外面的地里大家正在忙碌着收黍子,没想到突然从谷口的方向传来一阵的动静。
棋荃的眼尖,
“大姑,是大姑他们。”
虽然大姑沈白萍,这二年多的时间变化了不少,消瘦了不少,人也几乎脱形,可还是被荃姐儿一眼认了出来。
“不好,后面有人追他们。我先过去,你们先迎着大姑回去,再武器支援我。”
棋荃半道曾经去了一趟山林内,她是去看陷阱,为了安全将自己雪月箭、月莲弓也带在了身边,此时只有她的身边是有武器的。
这才有了刚才的一幕。
妯娌三人听了事情经过,不禁安慰,
“这下好了,到了这里就算安全了。英子,你们先在这里陪娘说话,我们先去做饭,你们也饿了吧。”
“我去帮你们吧。”
“英子,不用,今天你陪娘说说话,娘可是没少念叨你们,这下好了,咱们一家也算是团聚了。”
她们是得赶紧做饭去,人们都干了半天的活计了,又累又饿的,现在又出去打仗,回来肯定是要吃饭的,午后还得干活呢。
农时不等人啊。
不提他们在这里做饭、母女团聚,外面可是短兵相接了。
追他们的是一队七、八十人的队伍,棋荃在谷口附近便拦住了他们。
也没客气,开弓便是一顿排子箭。
将冲在最前面的都订死在了那里,其余的人暂时没敢在动。
“干什么?闯私人领地。”
“我们抓逃兵,那是逃兵,快些交出来。”
“你们撒谎也要有个度,那分明是我家亲戚,是过来投奔我们的,哪里的逃兵。”
棋荃举起了弓箭,弓上四支箭矢闪着摄人的寒芒,直逼对方一群人。
“退后,退后,不然我不客气了。”
对方人群中有两个人小声嘀咕了一阵,
“上,抓回去首领有赏。”
一群人呼啦啦的便往上冲,棋荃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