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他的目标是将穴窍填满,以激活这些穴窍的灵力漩涡。他本以为这样就足够了。
可他从来没尝试过,在修炼中动用这些灵力真元。
周游来到无人的船尾,任由江风从身上呼啸而过,心中默念慢就是快,第一次不再小心翼翼的保护穴窍中的灵力,打起了蚍蜉功法的走桩拳路。
行气走到每一个穴窍时,周游不仅不刻意守着那些灵力,还任由穴窍中的灵力被行气拉扯出一部分。
果然这过程中,原本会逐渐枯竭的元气,如小河中不断的汇入溪流,越来越宽广磅礴,如大江大河,充沛不可挡。
这时,周游才明白为何会慢。
原来只是推动那涓涓细流行气循环,当然很快。而如今这巨大的元气流在体内运转,而且这元气流还在越来越大,当然是快不起来了。
三年来,周游从未感觉走桩拳路时如此吃力,仿佛是扛着一座极其沉重的大鼎在走桩。
叶丑察觉了周游的异常,却没有出声打扰。
这就是悟,悟得修行之道,悟得事物运转的底层规律,悟得天地运转的真理。
这种状态是修行者最宝贵的时刻,很多庸庸碌碌的修士也许终其一生,都难以体验一次这样的悟道。
等到周游咬着牙将那“滔滔江水”送入气海之时,竟然已经从白天练到了晚上,足足六个时辰。
之前数次,周游都差点前功尽弃,只觉得精力涣散,头昏脑涨,再也无法坚持。
可长期的磨炼帮助他挺过了难关,而收获也无疑是巨大的。
当那磅礴的元气洪流突破最后的关隘,进入气海之时,周游只觉得一股从未体验过的充实之感油然而生。
这一个循环,周游气海中所新增的灵力真元,恐怕比他之前数月吸收的还要多。
而那些被吸走部分灵力的穴窍,在灵力漩涡的推动下,正源源不断的从天地汲取灵气,充实自身。
“不得不说,这发明蚍蜉功法的,确实是个真正的天才。”
叶丑忍不住感叹道。
“以这功法设计之巧妙,未来你就相当于拥有了七百二十个不断汲取天地灵气的蓄灵池,等蓄满时,再以一套走桩拳路将这些灵力一股脑送入气海。”
周游点头道:“确实不凡。此功法大巧若拙,前期要用无上毅力来打基础。只有等基础打牢固,才能苦尽甘来,以一般功法难以想象的速度提升。”
叶丑笑道:“而这前期的苦功,却恰恰是天下绝大多数人都不可能做到的事。”
“谁会傻乎乎的将全身七百二十处穴窍全部激活,将所有经脉全部贯通拓宽?谁又有那么强大的毅力在刚入隐元境的阶段修炼出足够强大的神魂,来支撑如此复杂的修炼过程?”
周游摊手道:“我不就是么?”
叶丑气笑道:“对对对,也只能是你这个傻子才会做!”
周游也不去反驳他。
有时候,做个不计算功利的傻子,似乎也挺好。
他吐出一口压抑在心头许久的浊气,又一次摆出了走桩的拳架起式。
“喂,欲速则不达啊。你现在周身穴窍还有些空虚呢。再搬一次,真把穴窍里的灵气搬空了,你的战力可就大打折扣了。现在可是在宗门之外,遇到意外你可是叫天天不应的!”
周游说道:“我当然知道。我只不过是打算打几套原来那种快拳,尽快把空虚的穴窍再次充盈起来。”
叶丑闷哼道:“无趣的修炼狂......清风明月,江宁声希。如此良辰美景,不懂的欣赏,大老粗一个。我自己看景去!”
从此楼船的人都在传,有个武痴日夜不休的在船尾练拳,也不知是不是失心疯了。
千万别去招惹,免得被咬掉了耳朵......
十日后,周游所乘的楼船终于快到那灵济湖了。
可出乎周游的意料,楼船停在了距离灵济湖三十里之遥的渡口,就再也不愿意向前了。
而其他船客似乎也非常自觉的接受,一个个收拾行囊下船。
周游找到楼船的一名水手,递过去几枚铜钱。
“这位大哥,跟您打听点事情。”
那位大胡子水手惊讶的看了看周游肩膀上端坐的小猴子,收下了铜钱说:“您尽管问,小人知无不言。”
“我本是打算去那灵济湖的,可为何大船离灵济湖这么远就折返?”
周游问道。
大胡子笑道:“小先生您是外地人吧?”
周游压低斗笠,轻轻点头。
“这百凌江一路一帆风顺,可这靠近灵济湖的江面嘛......可就不那么太平了。我们也是迫不得已,否则如果楼船在江心被拱翻,这么多人可是神仙难救。”
听着大胡子的叙述,周游不禁好奇的问道:“被拱翻?这么大的楼船,即使江中波涛汹涌也只是勉强摇晃,什么样的巨物能把楼船拱翻?”
大胡子神秘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