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深情(1 / 3)

王嘉仪再劝:“芷萱,越说越不像话了!”

曹芬华不知何时已经低下了头,突然迈开步子,往梅园深处跑去。

王嘉仪赶紧喊她:“芬华妹妹!”

可是人家毕竟年轻,速度很快,所以不到片刻就消失了踪影。

王嘉仪赶紧回头叫上两名婢女:“你们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追上去!”

曹芬华是个泼皮的性子,喜欢到处跑,但是又不喜欢人跟着,平时出去几乎不带婢女,必要的时候只跟自己姐姐共用婢女,所以此时她完全是独自一人跑了。

此时曹芷萱的两名婢女反应过来,赶紧追上去。

曹芷萱似乎还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咬唇望着她们离开的方向,心里不知在想什么。

片刻,她抬步跟了过去。

王嘉仪只好也跟着她,嘴里不断劝慰:“你别担心,芬华妹妹聪明伶俐,不会出事的。”

曹芷萱边走边抓住了王嘉仪的手,语气隐含焦急:“嘉仪,你说,琦哥哥会去哪呢?他为何往那边去?”

王嘉仪心中微怔,她转眸瞥一眼曹芷萱,完全没料到都这个时候了,曹芷萱不是担心自家妹妹的安危,反而是关注一个男人的去向。

她干笑了两声,回答:“芷萱,韩世子去哪里我也不知道呀。我们还是先去找你妹妹吧。”

曹芷萱心里还是保持了一点理智,她没有再说什么,带着王嘉仪继续往前。

然后她们就看到了尽头那道扇形拱门,她们对视一眼,很快跨了过去……

安容踏上了平坦的石子路,七拐八拐,绕过一棵棵高大的松柳,一路往远处的湖泊走去。

湖泊不大,并且侧面有一片小树林。

另一边,则是重重高楼,最靠近湖泊的,如果她没有记错,应是寿昌阁,皇帝藏书之所。

那里,有重兵把守。

她现在站的位置,刚好能看到寿昌阁的后门一角。

但她的身影掩藏在了湖边一棵高大的柳树树干后面,而且距离很远,所以寿昌阁后门的守卫并没有发现她。

事实上,安容对北宋皇宫算是熟悉。毕竟曾经的她读了许多关于宋朝的书籍,并且有幸读到过相关的野史。

都说北宋的皇宫建造得很是寒酸。但她知道,其实不是的。它虽然规模不大,比不得清朝的紫禁城,但该有的气派还是有的,更有极深的文化底蕴。

只是遗憾的是她学的不是历史专业,否则身在这时空,她肯定能对今后每个人的命运了解得更清楚,也会清楚自己该如何抉择。

她无心欣赏黄昏时的湖泊美景,转身往侧面的小树林而去。

小树林后面的那个地方,才是她今天的目的地。

穿过茂密的小树林,入目处,一座宫殿孤零零地屹立在寒风中。

安容抬头,看到大门之上一块红漆牌匾正歪歪斜斜、摇摇欲坠。

其上蛛网与灰尘堆积,勉强能看到上面三个大字:长清殿。

宫门紧闭,上面有一把厚重的锁。除了那把锁光滑新洁,其他地方都积了很多灰尘,包括门口的石狮雕像、廊柱、台阶。

门前地面上铺着一层厚厚的落叶。

一派破败的景象。

台阶上仿佛有浅淡的脚印,掩映在落叶之下。

一个守卫也没有,一个婢女也没有,连粗使婆子都没有。

它像一个已经荒废了很多年的处所,早已无人居住。

但是安容知道,里面有人。

台阶上的脚印,就是最好的证明。那是送饭人留下的。

因为,这是一座冷宫。里面关着一位重要的人。每日都有人给那人送饭。

她站在树林尽头,长清殿前,驻足良久,似乎在盘算着时间,又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再看红裳这边,她得了安容的命令,故意走另一边绕了一圈,一路施展轻功,并且隐匿自己的行踪,她穿过高墙绕开梅园,飞身藏在寿昌阁屋檐暗处,望着安容的背影,果然发现如安容所说——暗处有人在跟踪安容,她朝那几个跟踪者投了一把毒,将其迷晕,然后拖到暗处解决了。

但是她又发现,湖边的世子大人在寻找安容,而且已经看到了安容消失在小树林的背影,然后世子跟了上去。

红裳这才放了心。身轻如燕地往原路飞回。

不过回去的路上,有几人悄悄跟在曹家姐妹身后,红裳一时分不清那些人是冲着谁去的。

她思考了一会儿,决定先按安容的命令行事,于是快速回到紫宸殿。

她快步走到绿袖身边,在她耳边低语,一脸惊慌的表情。

绿袖听了,也惊慌起来,却深知此时的场合不好发作,只得低声问她:“你怎么搞的?一个人都看不好?”

红裳苦着一张脸,声音带了点点哭腔:“我也不知道,公主说要去方便,我在外面等了一会儿,可是半天没见她出来。我才发觉不对劲,进去找的时候已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