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发现竹笋(1 / 2)

提起锄头在院中央挖了一个大坑,把树埋进去,泼完水擦擦汗才坐在一边拎起茶壶就喝。

“妻主,你快些歇息,这是我给你熬的绿豆汤。”

华素从厨房端着一只碗出来。

“好,我等汤凉些过会儿就喝,你们俩别站在这都回屋里去吧。”

苏涵看着天上那轮火热的太阳对兄弟二人说道。

“这天气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下雨啊!要是一直都这样下去,庄稼颗粒无收,这可叫人怎么活!”

华素一抬头看着天上的太阳,蹙眉感叹着。

这个苏涵也是知道的,原主和华素两家都是躲避战乱而来的柳家村。

原主被父亲带到柳家村的时候才三个月大,据说原主母亲在逃难途中就去了,原主父亲到柳家村三年的时候也因为暗疾发作没撑到大夫来也去了。

华素家里稍微好点,他母亲是个秀才会识字,所以做了这里的先生;但好景不长他父亲突然染上风寒但家里实在是拮据,他母亲因为听到镇上高价收一种药材所以在冬日里冒险上山去寻却失足落山发现时已经被山中野兽啃食的面目全非。

他们父亲是柳家村的一个绣郎,平时做些针线活也能贴补些家用。

也因此他们在本村都没什么地,一家人也就各给他们拨了两亩地,所以他们几乎每年交了粮税后都没什么余粮。

虽然这是国家的事情,但是要是真的颗粒无收的话,将可能会造成民心浮动,严重的话可能还会引起社会的动荡。

身在高位的人,谁不知道民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

但要知道,和平世界都是贪官无数,更何况是这个常有战乱发生的时代。

从国库里拨下来的粮草在经过一层层的克扣下来,能够真正送到灾民手中的粮食能有多少?

这些掌权者不知道吗?不!她们知道,但是她们也无可奈何。

“放心吧,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苏涵哪怕是脑海中百转千回,但还是面不改色的安慰着华素。

时间不紧不慢的过去了,苏涵照常去山里找吃食。

这次她去的是在山的另一侧的一个密林,突然手腕间的树叶印记亮起了耀眼的绿色!她才发现原来中围那里居然有一大片的竹林,里面的竹笋一个挨着一个。

这让苏涵心里面很是高兴,这就说明了可以解决眼下无粮的燃眉之急。

迅速挖了几个大大的竹笋丢进背篓里就疾步下山。

这次她是直接就去了里正家。

笃!

笃笃!!

“里正在家吗?”

苏涵不顾形象的拍门并扯着嗓子大声喊着里正。

“谁呀!?来了来了!别敲了!在敲下去门都要散了。”

里正的声音从屋内由远及近的传来。

“原来是是你这死丫头呀,说吧,你在是遇上什么急事儿需要大娘我帮忙的!”

里正打开门见敲门的人是苏涵,里正就无奈的问苏涵。

“里正大娘,我不是听说咱们村里的人进山里最近都找不到野菜了吗?我今日上山恰巧发现另一侧的山的中围里是一大片的竹林,里面的竹笋有很多,虽然是老了些但是也勉强够咱们支撑一些时日了。”

说罢,苏像是才想起来一样,把背篓里的竹笋拿了一个出来,递给里正。

里正先是一喜,继而又是一阵沉默。

“可是你也说了那是中围,山里面的大型野兽本来就多,要是中途遇上了可如何是好!”

之前在外围的时候,就有人发现过几次野猪的踪迹,虽然因为干旱的原因很多野兽都往内围迁移了,但还是不知道在外围或是中围的野兽还有多少。

要是遇到一只大猫或是熊瞎子什么的,那还不是一口一个嘎嘣脆?

“那我们可以把大家都召集在一起,共同商讨,最终结果就按照少数服从多数来决定。”

苏涵沉默思索了半晌,终于还是如是说道。

里正也只是稍加思索就让人去挨家挨户的去通知去了。

一刻钟后。

众人都聚集在了里正家门口。

“大家都静静!静静啊!”

里正声如洪钟的大声喊道。

“今日,之所以把大家都召集在一起是因为苏涵丫头在另一座山的中围发现了大片的竹笋,但是因为是在中围而危机四伏,所以特意来问问大伙是如何想的?具体去不去都是个人自愿!愿意的都举手。”

里正喊完所有话,就是一阵的连呼带喘。

人群里一阵轰然 。

“可是要是去的话万一遇到了黑瞎子怎么办?”

“是啊!要真的遇上了不就是有去无回吗?”

“是呀。”

“对啊,说不定去了我们就都回不来了。”

“可要是在家里呆着不也是坐吃山空,坐着等死吗?”

“说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