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朝堂的重视(1 / 2)

张鸿夺取关中后却再也没有动兵继续扩张,开始在关中大肆征兵,并且连续建造了十多个兵工厂。

关中可谓是陕西的精华所在,陕西有九百多万人口,关中的人口就占了一半还多。

张鸿将关中的四道关隘彻底拿下后,直接封锁了进出关中的道路。

自此,八百里秦川尽归张鸿所有。

…………

京城,乾清宫,二百多位朝臣议论纷纷,都指责着中间跪着的瓦尔喀。

康熙严肃的说道:“瓦尔喀,你是带兵多年的老将,可你自己看看,你在陕西给朕办的什么事。”

瓦尔喀跪在地上,委屈的说道:

“圣上,老臣有罪,可我的确是打不过那些反贼,反贼数万之众,且人人披甲,火器犀利,火炮就有两千之多,此非战治罪啊,望圣上明察。”

康熙愤怒的从龙椅上站起来,说道:

“够了,反贼数万人,人人披甲,火炮火枪比京营还要厉害,而且人人都不怕死。瓦尔喀~,你怎么不说反贼是天兵天将下凡。”

康熙直接将手中的奏折砸在瓦尔喀的头上,继续说道:

“你告诉朕,开始你说反贼开始只有千余人,后来就有了三四千人,接着又说到反贼人数到了三四万。”

“好吧,这朕姑且一信,毕竟反贼强拉百姓入伙,短时间内的确可以迅速扩大数量。”

“可你告诉朕,三四万人的反贼,他们的铠甲火枪,还有两千余门火炮是怎么来的?无中生有吗?”

“像你所说的,要人人披甲,几万杆火枪,两千多门火炮,哦,对了,还要保证红衣大炮至少要有八百多门,就算是举全国之力,朕至少也得准备上三个月才能给三万大军装备齐全这些。”

康熙看着边磕头边解释鄂瓦尔喀,愤怒的继续说道:

“拉下去,拉下去,给朕关进天牢,交由三司会审,朕再也不想见到这个满嘴谎言的小人。”

瓦尔喀在路上发现银票变成白纸后,苦思冥想了好几天,终于想出了个好办法来让自己的罪责小一点。

今天被带到朝堂后,就故意夸大反贼的力量,没想到却弄巧成拙,激怒了康熙。

待瓦尔喀被禁军拖走之后,康熙愤怒的扫视下面的群臣,说道:

“上次不是让陕西总督王辅臣,还有甘肃总督张勇一起出兵剿灭反贼的吗,可反贼怎么还在攻打西安?”

周昌周培公听到此话,想到安排带兵剿反贼的这两人是自己举荐的,急忙出列说道:

“圣上,陕西到京城快马加鞭也得十多天,不妨在等等。”

康熙平静了下来,说道:“等,反贼已经攻打西安了,这还怎么等。”

周培公说道:“既然着急,圣上何不再请两路兵马前往陕西。”

康熙平静的说道:“继续。”

周培公继续说道:“可派遣山西的兵马,过了运城,走潼关,然后不出三天就到西安城下。”

“再派遣河南的兵马,走南阳,进武关后,不出五天,同样也能到西安脚下。”

康熙听完,点了点头,就下旨准备盖上大印,突然,宫外传来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的喊声。

一个驿卒快速的进入朝堂,大声喊道:“八百里加急,反贼拥兵十万,陕西关中沦陷,四大关隘中潼关、武关也被反贼占领。”

驿卒大声说完,就一屁股坐下,大口的喘息着。

康熙猛然一下子坐了起来,焦急的挥了挥手,让侍卫带驿卒下去休整。

接着大吼着说道:“怎么回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刚刚瓦尔喀不是说反贼只有三万吗?现在怎么就成了十万?”

康熙还想继续说,可这时,又有几份加急的奏折被送了进来。

康熙拿起来一看,三份奏折,一份甘肃总督张勇和陕西总督王辅臣的联名奏折。第二份是四川巡抚总督的联名奏折。第三份是云南平西王吴三桂的奏折。

康熙将这三份奏折看了一遍又一遍,愤怒的将奏折狠狠的拍在龙椅旁边的桌子上,抬头对着下方的群臣说道:

“陕西总督王辅臣和甘肃总督张勇联名上奏,王辅臣率领的一万多人被击溃,后与张勇合兵后,却再度被击溃。”

“反贼援军到来后,直接将他们赶出了陕西,并且反贼占领了萧关。”

四川巡抚罗森的奏折上说,陕西反贼已经占领了大散关,询问是否需要出兵。

至于平西王吴三桂这份奏折上写的是,陕西反贼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他与前明不共戴天,并且只要朕点头,他可以立刻提兵十万,进入陕西,替朕剿灭反贼。

还有,先帝(顺治)当年定下的建宁公主和世子吴应熊的婚约,询问何时可以完婚。

纳兰明珠立刻出列说道:

“平西王吴三桂这边,在我看来,依旧还是在试探朝廷,圣上不如答应下来,择吉日,安排公主出嫁,稳住吴三桂。”

“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