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张鲁受封汉中王,袁术全军攻寿春(2 / 2)

同意的。

此时孙策也集结了自己的大军,自己已经命令江东留守的五万人,分出四万人渡江,前来支援自己。

周泰、蒋钦、程普、韩当也分别在合肥、庐江拿出了五千石的粮草发给百姓,拼命的募兵,军队也在短短的一个星期,从每人五千人招募到了每人一万两千人。

孙策因为城楼上整肃军纪的举动,参军人数络绎不绝,也从两万人增加到了三万人。

只等自己的四万江东子弟渡过长江,便可与袁术决战了。

早在一天前,袁术在汝南的大军,兵分两路,袁术亲率十万大军已经渡过颍水,全军驻扎在阜阳,徐徐推进,准备渡过淮河,从北面攻打寿春。

另外一路则是由纪灵、张勋、雷薄、陈兰四人率领八万大军,进驻霍丘,从西面攻打寿春。

孙策也是将全军的指挥权,全部交给了周瑜,周瑜的军事指挥能力,孙策是发自心里的佩服。

袁术这边,谋士阎象建议袁术,可以分出一万人,渡过淝河,绕过凤台直取寿春。

可是却被袁术给否了,给出的理由也很奇葩,老子十万大军,打孙策的两万多人,一路平推过去就行了,还要用什么计策?

还费那功夫干什么,全军直接通过云龙山,迅速渡过淮河,最多只需两天,就可以兵临城下。

况且孙策在自己手底下当过差,几斤几两自己特别清楚,就是一个有勇无谋的家伙,他再厉害能一个人打几百人?

阎象也是无语了,只希望真的能像袁术想的这样顺利吧。

而周瑜也是派出了探子,打探袁术大军的消息,知道了袁术分西北两路进攻寿春。

随即开始布阵,让周泰蒋钦率领合肥一万两千人,与过江而来的江东子弟兵合兵一处,前往寿春西面与孙策汇合。

让程普韩当率领庐江的一万多人直取霍丘,带上两千杆旗帜攻下霍丘之后,务必要让霍丘所有的营寨都插满江东的旗帜。

而自己与黄盖,陈武等人,北渡淮河,全军在云龙山安营扎寨,分别安置了三个营寨,守在了南渡淮河山谷的要道口。

并命令陈武亲率两千骑兵,埋伏在云龙山中,待得双方开始交战的时候,陈武便绕过云龙山,直取阜阳,每个人都携带一杆旗帜,必须插满阜阳城头。

周瑜意欲学习韩信,背水一战,他就是吃准了袁术出生于名门望族和看不起孙策的心理,以及寿春被攻陷的急迫,他一定会不顾一切的冲击自己的营寨。

况且这条路是南渡淮河唯一的路,另外两个营寨安排在了两面的山谷上,袁术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

如果可以击破袁术主力最好,若是击不破,守住山谷的要道,袁术也无法前进,要为寿春西面的孙策争取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