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怎么不敢(1 / 2)

“走吧!快到点了!”

王公公回头瞥了一眼跟上来的孙悦和禹天涯。

“宫里岂是你们两个能进的,在这等着。”

孙悦和禹天涯停下脚步,担忧地看着张小明。

“此番进宫我是去领赏的,没有什么大碍,你们就在外面等着我吧。”

有了张小明的安慰,孙悦和禹天涯这才松了口气。

随后,张小明便跟着王公公一起,来到了宫里。

张小明虽看过不少宫廷剧,但真正来到宫里,还是为之震撼。

这里的墙足足有五米高,周围戒备森严,随处可见巡逻的士兵。

一路上有不少身着官服的官员,打量着张小明这个“异类。”

“他就是今日从青河边赶来的治水官吧。”

“可不是嘛,听说之前就是一个县的小县令,也不知道他家哪个祖坟冒青烟了,竟是能被召到宫里来。”

“就是,看他那样子,完全就是一个土包子。”

王公公听到这话,甚至也跟着微微扬起嘴角。

他尽量别过头,不让张小明察觉这一丝嘲笑。

但张小明将这一切尽收眼底,他的目光只管看向前方,走自己脚下的路。

张小明走进政宣殿,站到了朝廷官员的队伍最后。

他打量着周围,政宣殿有半个足球场这么大,左右两边各一个朱红色的龙凤柱,顶天立地。

于淞来到张小明面前,“乡下来的土包子,没有见过吧!好好睁大你的眼睛看看吧!说不定今天过后,你就又回到你的小县城了。”

“还有!别忘了!我才是治水司的司长,这次青河治理,全是我的功劳!你别妄想得到一分的赏赐!”

张小明站在一旁,丝毫不把于淞放在眼里。

“赏赐不赏赐的,还轮不到你来定吧。”

“女帝驾到!”

于淞赶紧站回大臣中间跪了下来。

“陛下万岁!万万岁!”

张小明跟着旁边的官员,一起跪了下来。

“平身!”

张小明直起身子,就看到整个大殿的正中央,坐着一位身着正红色,上面绣着金龙的女帝。

她神色威严,坐在上首巍然不动。

“这次青河的治理,成效甚好,此后,百姓们都得以安居乐业,倚河而居,再也不怕洪水泛滥了。”

大臣们听到女帝说出这样的话,纷纷夸赞起来。

“还是陛下的眼光好啊!选中两位能人奇士,得以造福百姓啊!”

“是啊!陛下威武!”

女帝微微抬手,底下拍马屁的声音,顿时消失了,整个大殿安静下来。

“这次的大功臣站出来,让朕好好瞧瞧!”

于淞听到这话,慌忙站出来,跪在女帝面前。

另一边,张小明也从队伍中走出来,跪到殿中。

“臣于淞,拜见陛下!”

“臣张小明,拜见陛下!”

于淞低下头,得意地笑了起来。

这次自己可是立了大功,听陛下的意思,她对青河的治理可是相当满意,想必这次自己一定能够升官发财啊!

女帝饶有兴致地看着张小明。

“你就是那个想出让青河水流向徽县,还在短短一个月内,就将青河清理了一遍的张小明?”

张小明点点头,挺直腰背,不卑不亢地跪在地上。

和于淞一派的大臣也赶紧插话,生怕功劳都被张小明抢了去。

“陛下,听说于大人治理青河也有很大的功劳啊,有一次他险些被河水冲走!”

女帝支着脑袋,霸气地坐在原地,她并没有对大臣的这句话作出回应,而是冲大殿上跪着的两个人抬抬手。

“你们两个都起来吧!”

九千岁在一旁得意地看着张小明,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欣喜。

“陛下,此次他们两个立了大功,尤其是张小明,你得给他们些奖励啊!”

底下大臣听到这话,纷纷附和起来。

“是啊!九千岁这话说的对!”

“奖!”

“就赐于淞黄金十万两,良田一百亩。”

“至于张小明……”

女帝正在思索着,底下大臣就议论起来。

“这个张小明,不过是青云县的县令,一个乡巴佬而已,和于大人一样,赐他黄金五万两,他就心满意足了!”

“就是,还是让他继续回去当他的小县令吧,我看京城不适合他。”

“没错,他不就是通个青河吗?有什么可能耐的,青云县那条小河更适合他。”

九千岁来到张小明身边,冲女帝行了礼,大殿上一下子安静下来。

“陛下,正好咱们京城的盐运副使还空缺着,不如就让他去?”

九千岁此话一出,整个大殿一片哗然。

“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