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大战前夕(1 / 2)

雒阳城西,毕圭苑。

董卓有点儿焦头烂额。

按正常历史,把汉献帝送到长安后,董卓差不多又在雒阳待了一年。

但是现在,董卓有点儿想结束移民工程,直接逃回长安。

原因是雒阳南北两侧防守压力突然加大!

——南边的广成关外,陈王刘宠竟然增援了孙坚一万精兵!

本来胡轸都有点儿顶不住孙坚,这一下胡轸更难受了。

董卓觉得,胡轸随时都有可能崩盘。

——而北边的大河对岸,河内郡。

袁绍手下大将淳于琼突然联络曹操、王匡、张扬等人,准备合兵一处,南下雒阳!声称要为皇子辩报仇雪恨,手刃董卓!

而且听说韩馥也有所异动,似乎要增兵河内!

——南北两边怎么同步的?不是说袁绍和袁术不对付吗?

董卓面色阴沉如水,坐在大厅主位上。

下令处死了一个向自己抛媚眼的婢女。

——都什么时候了,还来这一套!

堂下的几名将领噤若寒蝉,李儒和刘艾也沉吟不语。

——形势确实有点儿严峻了。

自家事自家知。

董卓军原先有十一二万兵力,后来收服了皇甫嵩的三万精兵,又强征了数万兵丁,减去战损,目前共有十六万主力。

——看着很多,但是根本防不过来!

胡轸带四万兵力顶在最南边防御孙坚,吃力的不行;

牛辅率两万兵力在和白波贼对抗;

徐荣那边兵力不到两万,要顶在最东边防备关东异动;

长安新定,也要放两万兵力防止异动。

——来,算算,十万兵力用完了!

剩下六万,首先要拱守雒阳八关,当然可以去掉广成关,还有七关。

大谷关和伊阙关各分走一万;孟津关、小平津关和虎牢关各驻守五千;轩辕关、函谷关还好,目前各放了三千兵。

除干榨净,就剩下两万五千兵力了,但这两万五却是最忙的。

不但要守着董卓,还要驱赶雒阳百姓迁移到关中,同时也要分守北崤道各个关口……本来就有点不够用!

李儒偷偷瞄了一眼董卓,壮着胆子率先开口道:“相国明见,孟津关和小平津关必须增兵到一万,防范河内宵小!”

“兵从何处来?”董卓阴沉道。

李儒咬了咬牙道:“让郭汜率一万军守小平津,飞度将军率五千兵力从伊阙关驻守孟津。”

“可是现在小平津关只有五千兵力,郭汜从何增兵到一万?”刘艾皱眉道。

“牛辅将军分出两千;移民稍缓,相国分两千,征一千壮丁,可也!”李儒道。

“可!”董卓同意了。

“可是飞度将军率五千兵力离开伊阙关,伊阙关兵力只剩两千,岂不甚危?”刘艾道。

李儒无奈道:“陆浑关撤出两千兵力返回伊阙关,同时命令吕奉先尽快拿下新城!击退新城贼寇。”

刘艾点点头,没再继续说话。

董卓的脸色终于有所缓和,忽又想起李傕,不由黯然神伤。

……

梁县外。

刚刚入夜,孙坚就派人来请徐庶议事。

徐庶刚刚赶到孙坚大帐,尚未坐定,孙坚便已开口道:“元直,有些不妙,刚刚广成关向梁县北门输送粮草了!”

徐庶闻言也是心中一沉,微思片刻后问道:“将军可探知输送了多少粮草?”

孙坚道:“约有一万斛。”

徐庶闻言心中略定,说道:“无妨,粮草锐减,梁县内士卒必然生疑,不影响吾军向敌军喧嚷粮草被断之计。”

孙坚闻言,略一思索,觉得徐庶言之有理。遂问徐庶可有具体之策。

徐庶也不藏拙,细细言之,孙坚叹服。

……

梁县城内。

胡轸很是不安,敌方又有增兵不说,昨日他已获知粮草被劫之事,更是心头惊惧不已。

胡轸当即下令要严格控制士卒每餐食量。好在吕布刚刚送到广成关万斛粮草,让胡轸稍稍放心一些。

虽然粮草数量不多,但足以证明粮道无虞,后续粮草便能陆续抵达。

眼看天色已至酉时,对峙的一天又将过去,胡轸准备下班回府。

正在这时,忽听城外喊杀之声阵阵传来!

胡轸顿时紧张起来!夜间攻城双方的伤亡都会急剧上升,孙坚不会不顾士卒的伤亡夜间攻城吧?

胡轸急忙披挂起来,欲向喊杀之声传来的西门而去,此时士兵来报。

“孙坚亲率一部抵达西门外,并未攻城,而是在……架灶吃饭。”

胡轸愣了一下神,有点儿疑惑地连忙向西门而去。

不消片刻,胡轸在亲卫的簇拥下登上了西门城楼,果然见孙坚营地人声鼎沸,烟火缭绕,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