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个城市是两个年龄极端化的城市,青壮年都在外地打工,留守儿童占了大半,所以这样一个温馨的地方就很容易成了他们依靠的港湾,起码倾诉一下就足够了。
日升月落似乎就是开合一本书的事情,又似乎是几个少男少女嬉闹一阵的事。
很多天,单铖业都没有再出现过,清宛突然觉得他好似是自己的一场幻觉,那样得不真实。
她每天依旧两点一线,不过绝大部分时间还是在书店的,那个临时的家只能叫做睡觉的地方而已。书店好像是她情不自禁的瘾,坐上一天也不会丝毫厌烦。
那就是自己的余生,她笃定无疑。
因此在隔壁五金店转让时,她在那一堆小顾客的撺掇下也把它租了下来,准备做一个阅览室,放上几张桌椅,方便他们看书写作业。
那群学生简直高兴地要把她抬起来,她也笑得很开心。尽管她不知道自己是真开心,还是被这群年轻人感染得开心,但终归是有开心的成分的。
她想,或许这就是人生有意义和无意义的区别吧,给那些孤独的灵魂一个去处,也就给自己添加了能量和动力,给自己的余生点了一束光。
这次的装修是在这些小顾客的帮助下完成的,好在阅览室也不用怎么装修,只要收拾干净,墙面刷白,再换上几盏亮一些的灯就行了。
他们周末过来打扫,刷墙,搬桌椅,个个还争着抢着,干得不亦乐乎。
“洗刷刷!洗刷刷!”
“喂!你小心点,刷我脸上了。”
“不是看你脸黑吗?”
不知道是在干活中嬉闹还是嬉闹中干活。
清宛本来是要给她们工钱的,但学生们怎么都不要,她便承诺他们几个人三个月都可免费过来。
“这可是你们撺掇我开的啊,你们都有责任帮我宣传。”
“放心,必须的啊!”
“当然,我也不会白叫你们宣传,有福利的啊。”
“什么福利?”
“我现在还没想好,想好告诉你们。”
“姐,我们都不要工钱了,是不是得请我们吃顿大餐啊?”孟江粼嬉笑着说。
“没问题!你想吃什么?”清宛望着那张能让自己产生错觉的脸问。
“嘿嘿!要求不高,吃完咱顺便再去唱个歌呗?”
清宛直直地盯着他,盯得他反而有些不好意思,然后说:“虽然你得寸进尺,但看在这么多人的面子上,我满足你。”
“欧耶!去唱歌喽!”孟江粼冲着大家伙喊道。
所有人都举着手里干活的工具跳了起来,有的是扫把,有的是刷子,有的是桶,整个屋子里像是沸腾了起来。
清宛注意到就连一向沉默寡言的梅乔都抱着万琪跳跃着,像只欢快的百灵鸟。
那青春的味道啊,真是扑鼻!
晚饭,她还邀请了远儿和小多米,壮壮一家,算了一下,加上四个小孩有18个人,所以她便订了一个能容纳二十人的包厢。
圆桌前,学生们都激动地拍着桌子,四个孩子也在包厢里追逐嬉闹。
“我说你这啥情况啊?开慈善堂了啊?”远儿坐望着一张张期待的面孔问清宛。
清宛不禁笑了起来,“都是小孩子嘛!”她抬头扫视了一圈,看着他们嬉笑,看着小多米和小芸芸也在一旁其乐融融,顿时感觉幸福感满满,笑着说,
“真的,看到他们开心比自己开心还要开心。”
远儿看到好她那发自内心的的笑容,也不再说什么,“行吧,那我敬你一杯,祝贺你新店开张!生意兴隆!”她说着举起酒杯。
“谢谢!”清宛也眼含笑意地端起杯子。
“那我出资几万吧,就当我入股了,这么好的事情,你不让我做就是别有用心了啊。”远儿斜着眼睛,拿手指指着清宛的胸口笑着说。
“真的不用啦,你也看到了,我虽然扩张,但也只是为了他们,没有什么盈利的,到时真不知道拿什么回馈给你。”
闻言远儿着实有些担心道,“说真的,你光靠卖书能平衡这两个店吗?”
清宛顿了一下,道,“光靠卖书肯定不够的,我是以前和邵阳有一笔存款,他的赔偿金我一分没要都给了两位老人,所以他们也不愿意再要那笔存款。”
她强撑着微笑,那微笑里有多少苦涩,没有人知道,“而且,我还写点东西,投稿啊,公众号啊,都还有一点点收入,我一个人平时花销又花不了多少。我爸妈他们也能顾好自己,不用我操心。”
远儿看着身边瘦弱的女人,眼神中像是装了沧海桑田,跟高中时水嫩的小女生真的已经是天壤之别。这短短几年啊,就把一个人变成了这样,人生真的是谁都意料不到。
“不行!我必须要投两万,等你赚钱了,给我多加点利息,反正我放银行也是放。”
远儿生怕清宛拒绝似地又补充道,“你要是不接受,我以后可就不来书店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