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求亲(2 / 2)

1850再造中华 左茂行 3541 字 2023-02-14

人老死,也不要嫁给自己不喜欢的人。

“她确实出过洋。5家乃十3行首,掌管怡和行,很多洋行都要巴结她家。5崇曜非常宠爱女儿,经不住5菡再3央求,让她出过1次洋,据说1直漂到新加坡。

“至于上教会学校的事,似乎不大可能。因为洋人的教会学校设在香港、澳门,5菡不大可能跑到香港、澳门上学去。

“不过,她确实会说洋语。5崇曜号称擅长洋务,会说洋语,其实不如5菡。我曾亲眼见到5菡陪5崇曜登上洋船,与英国军官交涉。5菡在1旁侍立,俨然就是翻译。

“因为她特立独行,又与洋人来往,便不被时人喜欢。别说世家大族不敢娶她,就连普通行商也不敢娶她,生怕娶了个王熙凤。”

王熙凤?难道她还很有手段?

看杨烜1脸惊讶,陈虹接着说:“不错,5菡确实有几分像王熙凤,为人精明强干,极有见识。据说她十几岁时,老浩官5秉鉴就很喜欢她。说她要是个男子,定会比5秉鉴出色。”

在5秉鉴手里,5家的事业趋于顶峰。5秉鉴1人垄断了整个华夏的茶叶出口贸易,是公认的全球首富。

据估计,1834年,5秉鉴资产达到2600万两白银。他在美国投资了大量的铁路、股票,还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最大债权人。

当时,英国东印度公司可不纯粹是个公司,而是1个政治实体,统治了印度、孟加拉等地。

但第1次鸦片战争后,英国人逼迫华夏开放5口通商。广州十3行失去贸易特权,也开始逐渐没落了。

5崇曜才能不如5秉鉴,只能守成,不能创新。尽管如此,瘦死的骆驼比马大,5家仍是华夏首富,在全球资产也能排得上号。

杨烜想娶5菡,除了看重5菡是个奇女子外,自然也想拉近军政府与绅商的关系,进而获得商人阶层的支持。

但是,商人在华夏1直没有地位。5秉鉴是世界首富,很得洋人尊敬,却被满清官府当成尿壶,随意凌辱。

据统计,从1800年到1843年,5氏家族先后自愿或被迫捐出了1600万两白银,这还不包括各种私底下的贿赂及送礼。5秉鉴晚年,甚至萌生出移民美国的想法。

在时人眼里,杨烜乃杨遇春的嫡孙,娶妻当娶贵族、官绅之女,如此方能门当户对。

杨烜若娶5菡,也能向世人传达出两个积极的信号:娶十3行商的女儿,意味着军政府铁了心要发展工商业;娶1个奇女子,意味着军政府真的追求男女平等。

陈虹十分精明,自然明白杨烜的用意,说道:“大元帅娶5菡,我觉得挺好。只是听说5崇曜见识1般,胆子又小,恐怕不敢把女儿嫁给大元帅。”

杨烜笑笑,说道:“陈虹,你都是6师参谋长了,做事何必瞻前顾后。非常之人,当行非常之事。我要娶5菡,自然不必经过5崇曜的同意。

“我打算直接写1封密信,让人亲手递给5菡。若她真是个奇女子,必知道我不是凡夫俗子,必会抛弃1切,前来南宁找我。若她徒有虚名,这事也就算了。”

黑旗军大闹广州时,杨烜曾与5菡的弟弟5德彝有过1面之缘。敌工处的特工神通广大,递信给5菡、接应5菡来邕自然不在话下。

杨烜说得轻松,但这事毕竟是婚嫁大事,关系1生幸福、两人名誉。

陈虹思索片刻,觉得此事可行,鼓励杨烜向5菡求亲。

杨烜很高兴,把此事拜托给陈虹。这种事情比较隐秘,成功之前不便声张。陈虹乃杨烜心腹,在军中威望很高,由他代为执行,最是合适不过。

最后,杨烜也说道:“老兄,我听说你想娶学官的女儿为妻。你既然相中她了,又能团结旧官僚,何不尽快出手呢?”

陈虹笑笑,有些不好意思,说道:“等忙完这1阵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