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不蒸馒头争口气(1 / 1)

杨大郎将剑收进剑鞘,淡定反驳道:“那还真不一定。”

“……”

杨九娘见他们都来了,心里记挂着狼狗,赶紧先拉着太子说小话。

太子拿到她好不容易才得来的解药,也不大关心打赌的事情了,悄悄退出了内宫狱。

可太奶奶却来了兴致,她重重地砸了手中的拐杖,叫杨九娘上前听令:“从今日起,杨九郎便是杨家军未来的将军首选,许她自由出入军营,跟着杨大郎学习如何节制杨家军。”

杨九娘眉头挑得老高,很不情愿地往后退了退,并不想接太奶奶从袖里拿出的刻着太奶奶名字的军牌。

话可以乱说,但真让她去做,她可不愿意。

然而太奶奶是认真的,她难得收起笑容,对杨九娘说:“不蒸馒头争口气,小九,快接过去。”

杨九娘实在是怕,让她出谋划策可以,但真的让她提枪上马,斩杀仇敌,她恐怕做不到。

她也很认真,坚定地摇摇头,“可大哥依旧是小九大哥,小姐为何一定要同大哥争个高低呢?”

太奶奶没给她拒绝的机会,直接将军牌塞到她手中,说:“因为太奶奶也觉得,当年不仅你大哥,还有太奶奶,包括整个杨家,都有负长公主。今日长公主行将踏错,也都是旧日缘由,实在是老身不可推脱的罪过!”

手里沉甸甸的军牌,摸着很冷,杨九娘心中微动。

她知道,她再难拒绝。

太奶奶又看向杨大郎,冷声吩咐:“你跪下,给长公主磕个头。”

杨大郎听得太奶奶这一言,心中亦是波澜不止,他默默跪下磕了头。

见状,长公主痛哭出声,也跟着跪下,止不住痛哭,叫了一声:“太奶奶。”

太奶奶的眼睛瞬间红了,她上前几步,抱住长公主,抚了抚她的脑袋道:“傻丫头,你千不该万不该,也不能用你自身去赌。我家大郎,此身已献给大夏,再难许给你,他根本配不上你如此深情,你可知晓?”

长公主继续呜咽,她除了点头,再无其他言语。

这样伏在太奶奶腰间哭了许久,长公主方才承认:“太奶奶,昭和不该意气用事的,给小九……”

杨九娘瞧着她要把所有人都瞒着太奶奶的事说出来,赶忙打断,对她连连眨眼:“对呀,长公主这么大个人了,怎么比小九还糊涂?长公主赶紧好好配合,把该交代的都交代清楚,也好戴罪立功,不辜负太奶奶对长公主的期望。”

长公主大约明白了,便不再提那晚与杨九娘起冲突下毒的事,只道会好好交代清楚。

既是如此,皇帝和杨大郎都留在了内宫狱,而太奶奶则带着她和杨八郎先回了东宫。

杨九娘虽好奇其中细枝末节,却还是乖巧地由着太奶奶牵她远离了此地。

想来,他大哥必定不会叫长公主香消玉殒的吧……

她也不再过多担忧。

路上,只剩自家人,杨九娘才问起太奶奶:“为何一定要小九学做将军?其实小九不喜欢舞刀弄枪。”

太奶奶却不大同意,“你在你外祖父家时,你可是很喜欢摆弄刀枪的,是个上房揭瓦的主,怎么今日又不喜欢了?你外祖父传给太奶奶的家书里,可说了许多你的事,可不许诳太奶奶。”

杨九娘心虚不已。

原主已死,她虽也有原主的记忆,但的确不是原主。

比起刀枪,她显然更喜欢画画。

杨八郎被太奶奶牵在另一侧, 不由开口劝道:“太奶奶,小九还小,您要是真想培养,不是还有七哥么?再不济,还有小八我呢!”

太奶奶呵呵笑,宠溺道:“你?你不行,你七哥也不行。你们从小就在富贵云集的金都长成,身上缺了些匪气。”

杨八郎不愿太奶奶这么看低他,噘着嘴问:“那大哥呢?他可比我和七哥更没匪气。”

“所以呀,若不是他生的早,天然比你们有优势,杨家的担子,落不到你们大哥身上。”

太奶奶看杨八郎不大高兴,便继续道:“你们呀,都是好孩子,身上都有许多不凡的品质。但做将军,武功决绝,横扫千军容易,难的却是,衡量利弊,周全四方。”

“都说杨家历来多出男儿郎,可太奶奶却不同意,太奶奶觉得,女子未必不如男。有时候,细心敏感的女子,在纵观格局、作出最终决策时,会比男子更有优势。”

太奶奶说完,特地看了看杨九娘。

杨八郎便懂了。

他笑道:“也是,若是输给我家小九,我认。”

杨九娘却转了转眼珠子,继续替自己找借口:“可是太奶奶,小九受过箭伤,真的怕了。”

太奶奶闻言,不容置喙道:“那就更不能逃避了,心中恐惧之事,只有勇敢面对,才会被克服。”

“而且杨家的女娘,要想和儿郎一样写进族谱,就是要参军报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