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东宫,本以为太奶奶会略坐坐便走,谁知她见到太子等在寝殿中。
小坐便成了长坐。
太奶奶随着杨九娘看了眼狼狗,才说起当时送狗来的情形。
“它呀,自你入宫后就不吃不喝的,可见是真的认你做它的主人了。想着好歹是一条性命,便叫你哥哥们带进宫了,它在东宫,没伤人吧?”
杨九娘赶紧摇头,就怕太奶奶不让她继续养着。
轩辕禹城赶紧搭腔:“没,它很听话,就是体型大了点,宫里伺候的都不大敢近身。”
太奶奶点点头,又多摸了几下,“嗯,看着乖巧不少。”
可不是么?
身上余毒未清,想闹腾也闹腾不起来呀。
杨九娘赶紧给杨八郎递过去个眼神,杨八郎过来和她一起扶太奶奶坐回殿中的暖席,“太奶奶,我看天色也晚了,咱们该回府了吧?这会子,估计宴席也差不多该散了。”
谁知太奶奶高兴,接过花穗奉上的汤婆子,就揣着手说:“陪我们小九守个岁再走吧。而且,我也有事交代太子,不着急回府。”
轩辕禹城听到这话,心里打怵,他赶紧起身,“既然这样,容本宫先去给太奶奶准备些茶点吃食。”
“也好,可殿下不能诳我这个老人家呀。”
太奶奶严肃道。
轩辕禹城连忙应承,才领着花穗出殿,一脸的苦大仇深。
杨九娘心里没底,只好先探探太奶奶口风,“太奶奶,您有何事要同太子交代呀?”
“小九我瞧着你与太子过分亲厚,竟然能让他随便出入你的宫闱,你莫不是忘了你的身份?”
殿中还有宫人站着,太奶奶不好明说,但语气中的提醒意味很重。
杨九娘见她脸色有变,赶紧挪到她身边,依偎在她肩膀撒娇:“太奶奶,太子殿下对我很是照顾,他也是好意,小九怎么好拒绝。”
太奶奶却不吃她这一套,问:“那你呢?”
不等她辩解,杨八郎赶紧替她开口:“太奶奶,小九年纪还小,您……”
太奶奶却伸手阻止他继续说,只是问道:“你见过一个十岁的孩子,受了这般重的箭伤后,能忍住不哭不闹的么?”
“太奶奶这辈子见过许多人,却没见过哪个孩子,比小九的心性更坚韧。恐怕是小八你这般大的孩子,被毒箭射穿了前胸后背,也会哭天喊地个几日,可太奶奶询问过家中仆从,小九养伤期间,竟是谁也没听过小九的哭喊。”
太奶奶自问自答,继续低头看着杨九娘道:“所以,太奶奶如何将小九当做寻常十岁的孩童对待?小九你自己说,你是不是应该知道,既然是杨家九郎,身处皇宫,便无论是谁,都该与之保持一定的距离。”
老人的眼睛落在她身上,像是要将她看透一般。
杨九娘没想到太奶奶在回金都后,会将她的事情问得如此清楚,她后怕之余,却也庆幸,她与太奶奶是一家人。
她自知自己不够谨慎,立即跪好,认错:“太奶奶说的对,是小九的错,小九以后一定谨记于心。”
太奶奶怜惜地摸了摸她的脸,道:“小九,你若一直在外面养着,没回金都,太奶奶必定不让你这么小就卷进国家纷争。可那些想伤害你的人,或者已经伤害你的人,你要懂得自己去报仇。还是那句话,不蒸馒头争口气,老天让你幸运地活下来,就是赋予了你这样的使命。”
“我们杨家人,从来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