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各自的困境(1 / 3)

和夏栩没说话的这一个月,陆子航遇到的事情很多,仿佛回到了高中毕业的那个暑假。

在学校把实验数据弄得差不多,他就接到父母打来的电话,说奶奶病危了。

于是回了趟家,目睹奶奶在ICU里躺了三天,人没有苏醒就走了。

多年瘫痪的奶奶近几年身体状况越来越不好,对于这个结果一家人都有心理准备,几个叔叔和婶婶都从外地赶回家,一起商量置办葬礼的事情。叔叔们的孩子都在国外,有些工作成家了有些还在读书,都没办法回来,所以家里的年轻小伙就只有他一个,常被使唤的人也只有他。

被使唤做一些体力活还好说,让陆子航受不了的是,家里人的各种扯皮。

奶奶有五个孩子,陆延年是老二,陆文静是幺女,陆子航的三个叔叔两个是外地知名国企的董事长,一个在京城的部委里当官,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自然而然,陆延年也成为兄弟当中最不成器的一个,常被哥哥弟弟各种讽刺瞧不起。陆文静是女孩,这几个叔叔倒对这个小妹还存有几分兄妹之情,觉得她当老师虽然挣不了多少钱,也体面稳定。

快十年过去,陆延年虽然升职为处长,可是所在的机关却因为职能冗余被并入了其他单位,也就是现在他实际上只是挂个空职,早就没什么权力可言。

也因此,当夏文峰在饭桌上对着旧日同事炫耀他现在多么风光,自己当年果断下海真是这辈子最英明的决定时,陆延年的心里就恨得牙痒痒的。

陆延年一直觉得自己活得很憋屈,天时地利人和,他一样都不占,世界对他很不公。平时逢年过节家族团聚,聊天的字里行间里他和林叶都免不了成为被兄弟们贬损的对象,好像只有他们两口子的生活这么多年一成不变,周围人都在越变越风光。

林叶时常庆幸他们还有陆子航可以拿出来遮遮丑。

陆子航似乎也明白父母的心理,所以一直保持自己的优秀,为了不让父母的内心更黯淡无光,高考前再大的压力他都一声不吭扛着,考出了超高的分数。

不过当他阑尾穿孔差点死掉的时候,他那个在部委当大官的叔叔照样讥讽陆延年和林叶道:“你们也别太逼着孩子了…这么出色的孩子落在你们手里,真是可怜啊…父母没本事,就图着让孩子给你们争脸?高考700分又怎么样?命没了什么都没了。”

陆延年因为哥哥的这句话记恨了好久。林叶倒觉得大伯哥说得也对,从那时候就没再强迫陆子航争第一,拿头筹,只让他注意身体。

而这次奶奶去世,把家里那两套二楼面对面的老房子,全部留给了陆文静。

陆延年的情绪爆发,当着几个兄弟的面说老妈的这个决定太不公平,老妈在世的时候,他和林叶照顾了不少,凭什么连一套老房子都得不到?这片房子快拆迁了,两套房子加在一起能拿到将近三百万的拆迁款。

那天是个阴天,奶奶的遗体还停在殡仪馆等着火化。

陆家的所有人挤在奶奶生前住的老房子里,房子一下子显得逼仄。

陆文静和老林沉默地坐在餐桌前,也不知道该怎么表态,表情尴尬而不安,他们早就意料到奶奶的遗嘱会引起陆延年的不满。

在部委当官的老大首先开口:“妈妈的遗嘱上说得很清楚,两套房子都过户给陆文静,她这个安排也是能理解的,我们这几兄弟都成家有了小孩,早就不让她操心了,只有文静的生活起了点波折,结婚结得晚,她也是为了让文静以后生活上有一份保障。”

在国企当董事长的老三嘲讽陆延年道:“哥,你说你这些年就算事业上没起色,也不至于要惦记妈妈留下的这点遗产吧?再说老妈把她的所有存款都留给陆子航当教育费,考虑他学医学八年。你看我们这几个,不但一分钱拿不到,还要出钱办葬礼,我们找哪儿说理去?”

在国企当副总经理的老四也朝着陆延年和林叶甩出不屑的眼神,觉得这两口子真是够能算计的,居然算计到老人的财产上去了,生前也没见他们怎么照顾,请保姆的钱都是用老妈的退休工资支付的呢!~

要说陆文静和老林从来没惦记过这两套房子,那是假的,不过他们俩也商量好了,如果几个哥哥提出要平分拆迁款,他们也愿意。

随遇而安,家和万事兴,怎么说也是高知家庭,不要因为分钱这种事情而互相撕破脸。

奶奶在的时候,房子里一直都是清静的,处处都是奶奶住过的痕迹,她使用过的茶杯、茶盏,她的老花镜,她的木摇椅,她坐过的坐垫,用过洗脚盆,她喜欢的金丝楠木衣架,她睡过的床、靠过的枕巾。

淡淡的兰花香一直停留在这些角落,但是这些人争执的声音一下子就令香味消失了。

陆子航作为一个最没有发言权的小辈,只能独自坐在靠近厨房的木板凳上,默默忍耐种种不堪。

他第一次因为父母而感到丢人。

奶奶的遗嘱已经写得足够明确了,陆延年还要去争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最过分的是,还要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