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雾中大乱战(1 / 2)

秃笔三国 策冠才 2742 字 2022-12-12

张卫熟知汉中地理,于是提议道:“汉中最险之地,乃是阳平关。不如就在关隘两侧,依山傍林,建立十多个营寨,以此抵御曹军。兄长坐镇汉宁,多调拨些粮草供应即可。”

张鲁对于军事不如弟弟熟悉,因此没有二话,当即派遣大将杨昂和杨任,跟着张卫即日领军启程,来到阳平关驻防。

不久之后,曹军前锋部队在夏侯渊和张郃率领下,沿着黄河北岸一直到达陇西地区,随后取道向南,很快出现在了阳平关下。

见到关隘防守严密,曹军在十五里外立下营寨,准备让士兵先休整一下,恢复体力再说。

谁知当天晚上,长途行军而来的曹军士兵大都已进入梦乡,营寨四周却突然间有火光冲天,随后喊杀声四起,杨昂和杨任兵分两路,向曹军营寨发起了夜袭。

夏侯渊和张任急忙上马,想要组织士兵防守,奈何事出突然,曹军又都是疲兵,一时间被敌军杀得屁滚尿流,哪里还能做什么抵抗?

两人无奈之下,只能领着残余军队放弃了营寨边战边逃,一直到天色微明时分才算逃出生天,清点下兵马,足足损失了四成之多。

夏侯渊和张任商量了一下,以现在这支败军,再想要攻占阳平关显然已经不太可能,于是干脆领军向北,去和曹军主力会合。

曹操见到先锋部队竟然打了这么大一个败仗,顿时怒不可遏:“汝二人都已经行军多年,岂不知军队若是因远行而疲惫,一定要防备敌军乘机劫营,怎么就不做准备呢?”

盛怒之下,竟然要将二人斩首以明军纪,幸好其余将领纷纷涌上来求情,曹操这才放了二人一马。

第二天曹操亲自带兵前去查看地形,见周围山势险恶,林木丛杂,根本就没有能前行的路径。

他担心这种地方会有伏兵,于是领军返回了营寨,对许诸和徐晃二人说道:“我若是早知此地如此险恶,当初必然不会起兵而来。”

许诸回道:“如今大军已然到此,主公不应再有顾虑。”

次日,曹操只带着许诸和徐晃两人,前去查看张卫建下的营寨。

三人骑马过了一处山坡,遥遥望见远方营帐耸立、连绵不绝。

曹操以马鞭遥指前方,眉头微微皱紧:“敌军营寨甚是坚固,只怕急切间难以攻克。”

话音落下,东面不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呐喊声,随即马蹄声响起,只见两员敌将各自领着一支骑兵队伍狂奔而来。

曹操大吃一惊,危急时刻许诸举刀大喊:“我去阻挡敌将,徐公明速速保护主公撤退!”

随即怒吼一声,举刀策马向着敌人狂冲而去。

冲过来的两员敌将,正是杨昂和杨任,两人原本也是想偷偷去观察一下曹军的营地,想不到就在此处与曹操狭路相逢。

两人虽然不认识曹操,但见他身上甲胄精良,都吃准了他必是身份贵重之人,因此冲出来想要活捉他。

一场混战瞬间展开,许诸以一人一刀,竟然堪堪将杨昂和杨任以及他们率领的几十名骑兵,活生生拦了下来。

乘此机会,徐晃保护着曹操飞速后撤,很快转过山坡,前方战旗飘扬,恰好夏侯渊和张郃带着一支骑兵队巡察过来。

两人得知情况下,当即领着队伍去支援许诸,而杨昂和杨任见敌军增援,也就不再与许诸纠缠,带着部下转身回了营寨.......

由于地形过于险要,大部队根本无法铺展开阵势,因此两军就这样在阳平关前一直对峙了五十多天,却始终没有正式开战。

某日曹操突然传令退兵,贾诩对此有些迷惑,问道:“一仗未打,也不知敌军强弱,主公为何就要急于退兵?”

曹操笑着回道:“此关险要,敌军又日夜防备,急切间实在难以取胜。我因此故意做出退兵之状,使敌军松懈防备,然后分出一支轻骑抄袭其后,则必胜也!”

贾诩忍不住连连点头:“丞相神机妙策,不可测也!”

于是曹操一面假装大军撤离,一面则偷偷派夏侯渊和张郃分兵两路,各自带领三千轻骑,从山间小路绕行到了阳平关后方。

杨昂听到探马回报说曹军撤退,便和杨任商议,想要乘机领兵追击。

杨任却十分小心,说道:“曹操诡计多端,撤军之事又有些蹊跷,还是不要追击为好。”

杨昂却不以为然:“你若不去,我独自领兵前往便是。”

杨任苦苦劝他改变主意,杨昂却一概不听,只留下一些人马守关,自己带领五个营寨的兵马,沿着曹军撤退方向一路狂追。

这样一连追了两天,却还是没能摸到曹军的尾巴,第三天上突然天降大雾,雾气浓厚得如同蒸腾的水汽一般,根本没有办法继续行军,杨昂只能下令军队就地驻扎......

夏侯渊领着三千骑兵在山间前行,谁知恰好遇见大雾弥漫,因为对路径不熟,走着走着就渐渐离开了预定路线,也不知道究竟行军到了什么地方。

突然间在前面负责开路的斥候来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