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逃过学,他学习更加勤奋,他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高中三年一直是稳步级部第一名。高考他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北京名牌大学的医学院。
大学期间,他时常勉励自己,他始终不敢懈怠,加倍地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他担任班委组织委员的职务,多次拿到校级荣誉和国家奖学金。、
他勤工俭学,在学校的食堂打工,用打工的钱和奖学金给弟弟交学费,他终于可以帮助母亲,和这个历经苦难的家了。
随着他和弟弟的长大,他们的家庭终于走出阴霾。日子开始变得好起来。
从小到大,他最喜欢母亲给他做的炸酱面,因为家境贫穷,这种面不常吃,只有在他和弟弟考试得第一的时候,母亲才作为奖励做给他们。
母亲会花上一个小时的时间熬制,这一个多小时,她都会站在炉灶边不厌其烦地搅动锅里的小小的碎碎的肉丁,柴火在炉灶里熊熊燃烧,火光照着母亲和蔼的脸,照着母亲温和的笑。
从小到大,炸酱面是母亲给他和弟弟做的最奢侈的一道饭,这碗面,对于贫寒家庭的孩子来说,意味着特殊的意义。他始终觉得,母亲搅动的不是一碗美食,而是美好的希望和无尽的期待。
高中住校,他和弟弟回家,母亲早早的熬好炸酱,用两个原来装罐头的玻璃瓶子分别装好,等着他们回家。
回学校的时候,他们带着两个玻璃瓶子回学校。每次吃饭,一块钱买四个馒头,蘸着炸酱,喝点开水,就是一顿美餐。
班里的男同学,都曾偷吃过他的炸酱。秦风也偷吃过,很艳羡:“你老妈做的炸酱,确实是最美味最地道的。”
简单的炸酱,浓缩着母亲最浓最深最伟大的爱。
母亲也在无情岁月的折磨下逐渐老去。
可惜,母亲没有等到他功成名就就去世了,在他和闫芳学结婚不到半年,母亲死于肺癌晚期。那一年弟弟汪正仪在南方医科大学读大二。
可怜的母亲,一生都没有做过体检,也没有进过医院,查出病来一周就去世了,之前,母亲为了省钱,一直在家硬撑着,疼得厉害了,就在村里的小门诊拿点止痛药,在清理母亲遗物的时候,汪正伦发现,止疼药的空瓶子堆满床下面的柜子....
临终前的母亲已经瘦成一具骷髅,她眼圈发黑,眼窝深陷,头发都脱落了,她已经说不出话了,她强忍着痛苦,用枯枝一样的手抚摸着两个儿子的脸,抚摸他们的眼睛,她一看再看,恋恋不舍....
她生了两个儿子,却无依无靠,她生了两个医生,生命的最后时刻,却无人给他治病。
.望着母亲,汪正伦痛不欲生,作为医生,他知道癌症病人,最后的疼痛是常人无法承受的。
汪正伦心如刀割,满怀愧疚,他应该多抽出时间回去陪陪母亲啊,这些年,为了工作,为了挣钱,都是为了挣钱,可恶的钱,可恨的钱,为什么自己那么讨厌钱,还又离不开它呢?如今,有钱了,可能买回母亲的命吗?
母亲查出病来以后,知道母亲时日不多了,他试着和闫芳学商量让母亲来家住几天。闫芳学还没说话,母亲却使劲地摇头,拼尽全力:“不去,你媳妇怀孕了,我帮不了你们啊,我对不住你们,芳学嫁给你就够受苦的了。我不能再给你们添麻烦。看到你们生活的好,我就高兴啊。以后你一定要好好的对你媳妇。”
母亲始终宽容厚道。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她平静如水。
每次想起母亲,汪正伦都泣不成声。母亲的一生,六亲无靠,坎坷磨难,饱经沧桑。
母亲四岁的时候,姥娘就得肺痨去世了,她上面还有一个哥哥,比她大两岁。可汪正伦从未见过这个舅舅。
姥娘死后,姥爷承受不住打击,开始酗酒,喝醉了就对兄妹俩非打即骂。兄妹俩成为父亲的出气筒,脸上身上总是带着伤痕,青一块紫一块的。
舅舅十三岁那年和姥爷吵了一架,又被姥爷用棍子的打得皮开肉绽,舅舅准备离家出走。
走之前,舅舅要带走母亲,没能成功,母亲被姥爷给夺了回来,
舅舅站在村头,依依不舍的一再回头看着她,流着泪喊道:“妹妹,等我回来救你。”
母亲被姥爷揪着胳膊拽回了家,她回头,看着哥哥倔强的背影,渐行渐远,她哭的撕心裂肺。
舅舅走后,没有再回来。从此以后,他就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
母亲学习成绩非常好,但是上完小学就辍学了,她必须到隔壁村子的服装厂钉纽扣,十个扣子二分钱,每天缝二百个扣子,可以挣到四交钱,以此养活自己。
舅舅走后,姥爷的酒瘾越来厉害,喝醉了就疯狂打女儿。一次,母亲被打得晕死过去,瘫软在小院的墙角,待了一天一夜。
邻居汪家父母趁着酒鬼外出,偷偷地跑过来,把昏死的母亲抱回自己家。
那一天,她在汪家昏睡了两天两夜,汪家妈妈给她抱在怀里暖身子,喂糖水,又请来村里的医生,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