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 章 菩萨不低眉(2 / 3)

变成袁家的私军了,但那也是“合乎常理”的,别人挑不出毛病。”他喘了一口气,又说道:“那这是不是能解释咱家兵甲的来路呢?也是到了这儿,我才发现我们忽略了最重要的问题。”

王敬思见王平安拿起抹布开始清理起那副胸甲,心中灵机一动说道:“不用麻烦了,我看了,是本朝才有的大明铠。”

王平安点了点头,“那么由此可以推断我们不是什么罪大恶极的前朝余孽了,老五,你懂行儿,你说说这是什么人能穿戴的甲具?”

王敬思也是事隔十几年之后才重新摸到这些铠甲,他摸了摸说道:“我见过的最好铠甲是由李家最精锐的骁骑营所穿戴,但比这个也是远远不如的。”他指了指这件铠甲的肘腋关节处说道:“你们看,寻常的骑甲是不护这些地方的,不仅重量太大而且也不方便挥动兵刃。就说全身披挂之后的份量,咱们这边马也是驮不动的。”

王平安说道:“你的意思是,装备这些铠甲的骑兵在战场上能发挥的作用相当单一?必须还要有别人配合?”

王敬思拿起那根马槊舞动了几下说道:“若是我没猜错的他们是走了当年李家玄甲军的路子,轻骑环顾左右,然后这只重骑直接冲阵。你们看,这种修长的马槊,便是碰上陌刀营也是有的打的。”

王平安说道:“除了李家,别的家还有吗?”

王敬思苦笑道:“李周立国的时候,这般打法只有玄甲军。这都过了两百年了,这样有钱就行的法子,哪里说的好?不过这般精美,应该只有京畿和江南才有这么大的人力、财力做出如此之多。像咱们这样的穷地方,寻常匠人做不出来,做出来了咱们也买不起。”

王平安“啊”了一声,又向老四问道:“四哥,当年武老带来多少人啊?现在可还有谁在?”

老四当然明白他的意思,摇摇头:“当年也不过是二、三十人,这些人后来不少都娶妻了,现在想想还真说不出庄里那家是他们的子嗣?后来武老下江南的时候他们都随着武老去了,好像也没回来。”

“没有子嗣?”王平安想着,“也是,他们这些隐姓埋名的人物,若是怕也给子嗣惹来杀身之祸吧?”王平安没有深究,又对老四说:“四哥,等今日谈完之后,老五会带队去草原趟路,我则去趟燕海,看看能不能碰上传说中那些贩卖消息的?家中就请你多费心了,到那时只能求四哥不只菩萨低眉。”

老四无奈地点了点头,没法子他做的了决定、看得清得失,可领兵打仗、接人待物、出些“馊”主意“坏”点子却是万万不能的。他说道:“你放心,看家我还是没问题的,可我若是在这儿,你身边就一个小莫?”

王平安明白他言下之意,确实,若只是游离行商还好说,王平安这趟出门保不齐会碰上什么难缠的角色,小莫的身手还真是差了一些。他想了想还是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就说道:“我先去燕海,想来也不会有什么事。到时候再花银子请吧,不行我就大张旗鼓的找个镖局只走大路,估计也没什么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为难我。”

老四面色凝重,却还是无可奈何地答应了,虽然刚才给众人打气时说的硬实,可王家称得上高手的人,还是太少了。之前的威名要么是几个义兄弟的“术业专攻”,要么就是靠王后挂着“妙嫣”的名号硬生生杀出来的。与关内大族比底蕴,还是远远不够的。

三人议事时有意无意的将翠楼一系排除在外,想来是不想麻烦久不问事的红姨。王家这一代的第一个派系也就此诞生了,也算得上分工明确。

大事议定,王敬思摸了摸手中的马槊依依不舍的就要将其放回缸中,王平安说道:“你平日里使什么?”

王敬思说道:“大戟。”

王平安对老四说道:“四哥,这东西已经去了油封,咱们也不能再搬来桐油密封。不如你俩想个法子给它打磨一下,就让老五拿出去用吧。他摸索一下,早晚也得给他手下用上。”

王敬思见老四点了点头,单手持马槊上下翻飞,就将那套胸甲的外壳刮得面目全非。他把箱子里的桐油都倒在角落,单手将箱子抱起道:“收拾完了,四哥咱们走吧。”

三人从地道上来之后,老四、老五仔细检查了一下,门窗看看有没有别人进入的痕迹。确定之后老五才合上地板,三人又将屋内打扫的干干净净不留一丝尘土。三人从屋中出来前,王敬思左顾右看,见没有别人才背着那个大箱子出门。王平安看着自己的小院问道:“四哥、老五,我的小院原先是给谁住的?”

老四看着院中的大树回道:“好像是给大哥住的,大哥没了之后就一直空着。”

王平安“噢”了一声又说道:“去茶厅边喝茶边等消息吧。”另两人觉得左右也是等着喝会儿茶也不错。走着走着,就听有个下人跑过来说:“四爷、五爷、三管家,两位账房已经回来了,在偏厅等着呢。”三人听完,便打消了茶厅喝茶的打算直接听取账房的汇报去了。

半路上,老四对两人说道:“我刚想起来点事,去去就回。”说完就要转身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