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 好好说话还是挺好的(1 / 4)

就在袁媛与王平安纠葛时,姚斯道在与会昌畅聊,相比此前姚斯道的默默无闻,会昌可以说是众星捧月般的人物。一见面姚斯道便感慨道:“在下姚斯道,早年间就仰慕会昌先生,今日终得再次相见。”

会昌虽然看他打扮知道他也是一个看破“俗尘”的和尚,思来想去却还是疑惑道:“在下眼拙,未曾想起在哪里见过。”会昌与姚斯道可以说是两个极端了,一个是看开破门而去,一个是看不开破门而去,却最终殊途同归。

姚斯道笑着说道:“那时先生总是去参加三家辩论,我有幸在百丈观听过先生谈玄。”

会昌又仔细的看了一眼姚斯道大笑道:“没想到姚先生竟也修过道,你这一说我还真是有点印象了,没想姚兄这般人才他们也不留住。”

姚斯道摇了摇头,“我这人功利心太重,盛世还好,现在这世道留在观中也不过是徒召灾祸。我倒是没想到,会昌先生会在北地出现。”

会昌说道:“我这次也是受人之托陪那王小哥走一趟,正巧我已经多年不曾外出,也顺便逛逛,看看现在外面是什么样子。”

姚斯道想起他昔年旧事笑道:“佛门中人比那时还不如。”

会昌问道:“何出此言?”

姚斯道“一本正经”地说道:“连我这般人都在庙里吃了五年斋饭,你想想。”又问:“会昌先生,对这天下大事怎么看?”

会昌说道:“我这十几年偏居一隅,哪里还看得清天下,不过依我当年的所见所闻嘛,民力已然是强弩之末。虽然李杰是个不错的裱糊匠,可他能管到京畿周边二百里便不错了。”

姚斯道又问:“会昌先生的意思,过几年天下豪杰又要逐鹿中原了么?”

会昌看着天上的月亮,缓缓说道:“李失其鹿,天下共逐。”

姚斯道看向他,“会昌先生觉得可有一劳永逸的法子么?”

会昌转头也看向姚斯道反道:“可有长生不老的明君?”

姚斯道哈哈大笑:“明君多半为明君不过是有自知之明罢了,若是真有长生不老的法子。三皇五帝怕也都变成了无法无天之徒。”

会昌说道:“是啊,只要是人治,便离不了这樊笼。”

姚斯道又问道:“可否会有吕祖一般的人物,一剑平天下。”

会昌沉思了一会儿,“吕祖插手,李家虽然偷得天下,可不过也是粉饰太平。各地豪阀不过是畏惧吕祖一剑,哪里是真心服了李周。再说,我多年不问世事,天下间最近可出了吕祖那般得道的高人么?”

姚斯道苦笑道:“会昌先生可是忘了,佛门中近几十年最有希望晋九品的就是您啊。吕祖那般超凡入胜的人物,几百年都难得一见的。这二十年间,我在京师未听说什么不世出的高手。倒是听说……”他回头对王平安的屋子使了个眼神,接着说道:“那位王家大小姐,刚到而立就是个八品高手。”

会昌知道王后与平野道的渊源,便也不觉得奇怪。嘴上说道:“比我当年也是不差的。”看着楼外一片繁华景象问道:“姚先生,是要于乱世中一展身手么?”

姚斯道明白他的意思,十分坚定地回答道:“长痛不如短痛,一帮庸人争天下,百姓更会水深火热。我家小姐,虽是女子却也是明主。”

这时姚斯道依稀听见袁媛的怒吼,尴尬道:“我家小姐,做事确实豪迈些。”又听见小莫发出的声响姚斯道感谢道:“今日还要多谢会昌先生体谅。”

会昌微笑道:“虽然我觉得那王小哥今日无福消受,可终究也要讲一个成人之美的。”

姚斯道感慨:“男女之事,我这辈子怕是不明白了。”

会昌也想到那个英姿飒爽的姑娘也跟着点了点头。

姚斯道见气氛沉闷又故意提起会昌“当年的风光”:“当年会昌先生几次辩论都大获全胜,先生论据现在想来也是历历在目。”

会昌哈哈大笑,“这个世道本就跟咱们这些方外之人没什么关系,对于百姓来说,我们不过是来捣乱的。一帮和尚、道士也就罢了,没有吕祖的命得了吕祖的病。可那些腐儒书生也来凑热闹,虽然这世间不乏儒家圣人,可那来找自己的哪个不是追求功名利禄之辈。”

姚斯道说道:“确实是将他们骂了个狗血淋头,看着平日里那些眼高于顶的人灰头土脸的,你是不知道旁人不知道有多快意。”他又说道:“那位王公子曾对我家小姐说过,那些世外高人都是于世无宜的怪物,寺庙、道观皆是骑在民众头上吸血的蛀虫。会昌先生如何看?”

会昌缓缓说道:“我当年一人杀尽炎武寺,想来你应该是知道的。你可知为何?”

姚斯道直接说道:“都说那炎武寺藏污纳垢惹恼了先生,先生便替天行道将那些穷凶极恶之辈尽数剿灭。”

会昌又问道:“你可知那一夜炎武寺及那几家大户,有多少口人?”

姚斯道回忆了片刻后说道:“这就不知道了。”

会昌笑着说:“炎武寺约莫几百口,周围大户约莫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