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 好好说话还是挺好的(2 / 4)

百口,来来去去千口人吧。”

饶是姚斯道平日里自诩“行事果决”也不由得有些乍舌,一夜之间手刃千人。他暗中感慨:“不愧是被誉为天生的佛子,何等的心志啊。”他佩服道:“先生好手段,好魄力。”

会昌看着姚斯道问道:“你还记得此事后续如何?”

姚斯道回忆了许久才说道:“初闻轩然大波,再闻罪有应得,久而久之就没人记得了。”

会昌感慨道:“是啊,想来是我师父暗中干预,不过那些罪证该哪能是一、两日就能集得齐的?”

姚斯道乃是各中老手,笑着说:“说不得那地方本就是打算给您这些佛子,建立声威用的。”

会昌不屑道:“是与不是现在都已无关紧要了,只问你那炎武寺这些年来祸害了多少百姓,我那一夜又杀了多少无辜妇孺?”

姚斯道哪里知道,只得摇了摇头。

会昌说道:“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我们这些方外之人将百姓当作什么?那些腐儒还知道“用时显贵”的道理,我们不事生产整日念经习武。于百姓何宜?方外之人能包治百病不成?只有哪勾心斗角争天下的诸侯才需要我们。若是天下太平哪里需要我们这些披着僧衣的凶徒?”

姚斯道低沉的“嗯”一声,赞同道:“确实,不少方外之人,却比市井还市井,硬生生将修行做成了买卖,诸般本事没少学,道谛佛髓是忘得一干二净。”

会昌点了点头,“现在你看,哪王小哥说得可有错?”

姚斯道刚要感慨只听一声门响,袁媛推门而出对会昌点头示意后,便说道:“回了。”他只得抱歉道:“不好意思,有机会再找先生讨教。今日我家小姐多有冒犯,还望见谅。”

会昌朝姚斯道点了点头,他也是过来人,自然知道这件事情虽然急不得,却也是应该时王平安这般得陇望蜀欲拒还迎的样子。袁媛一个姑娘家对他如此,可以说是不要“面皮”了。他回想起昔日旧事后自嘲,自己何尝不是一个糊涂人呢?

会昌看了看昏睡的小莫,又对屋中面色复杂的王平安说道:“明日可还在东里府待一天?”

王平安下意识答道:“嗯,明日再办点事情。”刚说完就觉得不对,可话已出口却也是改不得了。

会昌点了点头,就回房歇着了。

王平安想着:“不行明日就找她问问,她应当对自己地方上的牛鬼蛇神熟悉的很。”给自己找一个令人安心的理由后,他才安然入睡。可惜这一夜,王平安先是梦见袁媛衣不蔽体的对自己笑道:“你还真是禽兽不如啊!”又见王后掩面而泣,明环站在她身旁不停地说着:“小姐,我就说过,他是靠不住的。”不知怎么的又看见赵清欢远远的朝自己走来,似笑非笑道:“你们关内女子就是麻烦,不如出关吧,我给你口饭吃。”如此反复,竟是这一夜都在梦中。

第二天一早王平安醒来时,竟已是满身大汗,他对门外的小儿吩咐道:“帮我打桶热水上来。”

他泡在水桶里,将手中的面巾扔到床上,梳洗一番换了身衣服。要出门时就见床上的面巾,他转身回去将其放进包裹中。刚出屋他就见到会昌与小莫已经在饭厅吃早饭了,他问起小莫的情况。

“姑爷放心,他们下手很有分寸,睡醒一觉就好了。”小莫回答道。

王平安点了点头,又要了一碗粥后说道:“咱们吃完饭就去趟袁媛哪。”

会昌笑了笑,说道:“此心拖泥带水,最是人间苦处。”

王平安知道昨夜的事情瞒不过这位耳聪目明的会昌和尚,面上露出尴尬之色,只得装模做样吃了几口粥之后说道:“想来想去还是找她打听一些人,比咱们大海捞针强一些。”

吃完饭后小莫驱车三人来到了袁媛的府邸,只觉得门口的石狮子竟比王府的还有威风些。刚一下车就看见姚斯道已然是等在门口了,王平安可没觉得自己有那让袁媛谋主出门相迎的面子。他看了眼面色无波无澜的会昌,说道:“接你的吧?”

会昌摇了摇头,笑道:“你这痴儿,大道理是一套一套,却是连最基本的人心都不懂。”复而又调侃道:“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呢?”

有苦难言的王平安哪里说得过一个娶妻的和尚,只得装作听不到。他上前对姚斯道打招呼道:“姚先生,早。”

姚斯道微笑道:“王公子,我家小姐再书房久等了,会昌先生,今日又可以接着论道了。”

会昌知道这是给王平安和袁媛独处的机会,也就点头答应了,又对小莫说道:“一会儿你来寻我,这位姚先生能让你受益匪浅。”

小莫看了一眼王平安,见他点了点头便欣然应允。“自立门户”后,小莫对于王家的心思就淡了一些,对于某些事情他是抱着眼不见为净的态度,只要自己不知道便不会为难。更不会得罪这个领着自己这些人过上好日子的“九爷”,随着林伯的日渐老去,王平安已然是老派王家人的主事,虽然他与王家没什么关系。有时他也暗想,他要是暗中举报这位“姑爷”而被老家人知道了,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