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初晓,天色阴翳,浓云低至山腰,冷风携细雨缓缓而至。东华村此时,早已是人影绰绰,显然并未有多少人因天时不利而误农。
早起的甚至已经披上蓑衣背着锄头下地农忙了。
此时村西头,李长明杵着扫把遥望远山,一阵微风拂过,他紧了紧衣领,道:“真是一寸秋雨一寸凉呐,想必要不了多久便是山青尽去,秋色来。”话音一顿,转而喃喃道:“唔!得让玄儿加件衣衫了。”说着放下扫把转身回屋。
屋内,已穿好衣物的李清玄,苦着脸接过父亲手里的另一件衣服,颇为不愿的道:“爹!我不冷,能不能不穿啊。穿太厚了,很不舒服。”
李长明少有的板着脸:“不行!多穿一件,热不着你!”
李清玄纵使百般不愿,可也只能无奈听之,磨蹭着又多穿上了一件衣服。
“嘶!哎呦!”跃下床的李清玄倒吸一口凉气,不由惊呼出声。
李长明见他眉头紧皱,揉着另一只手。随即问道:“怎么了?”
“没事儿。应该是被石子儿硌了一下。”李清玄甩了甩手,说着就出了侧屋。
李长明本欲整理一下床铺,走到床边忽然想到,这小子今天已经要开始读书了,该学着自己生活了。当下驻足喊道:“玄儿,一会儿吃过饭,自己把床铺整理一下。”
李清玄将擦脸布挂了起来,闻言回道:“知道了。爹!我去吃饭了。”话音一落,随即跑出了屋子。
少卿,正在桌前狼吞虎咽的李清玄,望见父亲背着行囊自屋内出来,急忙道:“爹,你不吃饭吗?”
李长明闻言微微一笑道:“你娘给准备了干粮,眼下正是秋种时节,要多打些农具。过几天从镇上回来给你和你娘带肉。”说完揉了揉他脑袋,转身走到门口柔声道:“我走了,这些天家里的事,你多操点心。”
屋内女人低低“嗯”了一声,莲步款款走到他身前,将手在自己衣服上擦干净,而后替他理了理衣领嘱咐道:“路上小心点儿。”
李长明笑着点了点头,转身路过李清玄身边拍了下他脑袋道:“爹,走了。在家听你娘话。”
望着父亲的身影越走越远,他鼻子一酸,流着眼泪跑到院门处冲父亲的背影喊道:“爹!早点回来!对了,回来的时候,多给我和娘买点肉回来。”
远远的听到幼子的呼唤,本来心中涌出一股暖意的李长明,忽然一个趔趄。笑着叹了口气。
饭罢,李清玄整理好衣衫走到院门时道:“娘,我去学堂了。”
屋子里正在收拾的女子温声嘱咐道:“正午,别到处乱跑,早点回来吃饭。”
“知道了。”李清玄高声回应着,关上院门蹦蹦跳跳向学堂跑去。
不久之后,女子收拾完灶台回到堂屋。见李清玄床铺凌乱不堪,不由叹口气道:“这孩子,已经读书了,怎的还不知道自己收拾。”说着走上前开始整理。忽然铺床的手一顿,眉头微蹙,感觉指尖触及到了一个光滑温润的东西,拿出来一看,竟是一块三寸左右的玉质令牌。
女子拿着玉令牌走到屋外,借着昏暗天光仔细端详着自语道:“嗯,是块上好的青花玉,黑白晕染,白色如山,黑色似云。周边云纹雕工精美。真是妙啊,黑云之中竟然还以金线勾勒三只展翅高飞的金鹤。只是这上面所刻的长生二字。莫非指得便是村后玉仙上的仙人?”
女子眉头紧皱,嘀咕着往屋而去道:“不太可能,这小子不像有仙缘的样子。总之还是先收起来吧,看起来应该值不少银子,免得让他弄碎了。”
此时,全然不知的李清玄正在去往学堂的路上,这一路不时碰到村中的人他也一一甜甜的问候着。村内人也多报以微笑,嘘寒问暖。直到路过一座挂满兽皮的院子方才停下,他先是踮起脚尖,扒着篱笆向院内张望了一下。见并无人走动,也没听到什么声响,当即高声喊道:“长宁!姬长宁!”
吱呀一声,木门应声而开。屋内一家三口正围着桌子吃饭。一个身强体健,个子高大的汉子站在门口微笑着道:“呦!这不是老李家的小玄子吗?快进来吧。俺家长宁还没吃完呢。”
壮汉身后,一个比李清玄低小半个头的男孩,一脸高兴的望着他道:“清玄,你来了!快来呀,有兔肉,你也来吃点。很香的。”
李清玄闻着浓浓的肉香味,咽了口口水,强行移开目光,坚定的摇头道:“不用了,我吃饱了。”说完还拍了拍肚子。
浓郁的肉香中,使他忽然明白片刻时间原来可以很长。终于等到长宁吃完了,两人才一块儿出门奔向学堂。
没走一会儿,李清玄停下脚步道:“要不,我们拐个弯,去叫一下英杰吧。”
长宁点头道:“好啊,不过他会不会已经去了,害我们白跑一趟啊。”
李清玄闻言思索了一下道:“应该不会,你忘了我们哪回约好时间去玩儿,可最后不都还是得去叫他的吗?”
随后,两人拐进一条小巷子,烟雨如丝,处处迷蒙,不多时走到一家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