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人生多舛(一)(2 / 4)

九霄志异 昆仑池鱼 7370 字 2022-12-19

着果树的院子,院里一棵硕大的梨树上金玉磊磊,黄橙橙的玉果散发着淡淡的果香,使人远远看去便觉口津升甜。

两人在栅栏边等了片刻,见一妇人拿着碗筷自堂屋出来,当即问道:“婶婶,你们英杰去学堂了吗?”

妇人回头笑道:“是你们两个呀!他还在屋里吃饭呢,你们去屋里等他吧。”说着走进了一边的小屋内。

李清玄和长宁相视一眼,暗暗松了口气。走进院落,两人来到梨树下避雨。围着粗壮的树干转了两圈,抬头仰望,万玉悬枝,枝头垂。一颗颗玉一般无暇的果子,在雨水的洗礼下更显莹润,着实让人有种我见犹怜之感。

两人不自觉的同时抬起衣袖插插了嘴角。互相呵呵一笑,蹲在树干旁,把目光放在地面搬运泥土的蚂蚁上。

少卿,一个与李清玄个头差不多的男孩自堂屋走了出来,看见他们笑着道:“清玄,长宁,我们走吧。”

李清玄这才想起来,还要去学堂,当即拉起长宁,三人也不敢再耽误,出了院门,朝学堂一路小跑而去。

约莫半刻钟后,三人总算气喘吁吁的到了学堂,此时学堂内坐了十几个人,只有后面相邻的三张桌子无人。

三人在后排,各自找了个空位坐下,未及片刻,手持一本书,素衣蓝衫举止儒雅的张先生迈步而入。

他面向一众小童,神态自若,语气平和道:“今日是我们鸿羽堂,第一天开蒙授课。我先教你们一个字。”说着执笔点墨,在白纸上写了一个字拿起来,在屋内走了一圈,回到三尺讲台道:“你们之中可有谁知道这个字该怎么读?”

学堂内一时间鸦雀无声,李清玄也是四下环顾。

“我知道!”一个坐在前排的小女孩起身道。

李清玄闻声看去,却正是,前日父亲领着他初次来见甚少出门的张先生时,所看到的那个捡谷粒的小姑娘。

张先生闻言看着小女孩宠爱的道:“你,读来听听。”

小女孩声音清亮的道:“此字名礼。是礼节的意思。”

张先生笑着点头道:“没错。”说着伸手示意女孩坐下后才接着道:“你们要谨记,礼是你们以后与他人相处的基石。欲读书便要先学礼,圣人弟子无不知礼,无不守礼。当然还有一点你们要谨记,凡事都不是愈多愈好,礼也如此。天地万物皆有其度,需知,过犹不及之理。”话音一落,转身走出学堂。不多时抱着两摞碗,拎着一壶水走了进来。

张先生给每一个桌上都放上了一只碗,接着又往里面倒满水。然后转身背对大家,伸出一根手指道:“你们先看好,我是如何写礼字的。”说完,手指徐徐凌空虚画。一连三遍以后,又道:“伸出你们的手,跟着我写。”

只见近二十个小童,一脸有趣的摸样,一个个伸长着胳膊,跟着张先生的手,凌空写字。如此六遍以后。张先生放下手臂回身道:“好了,你们现在可以,以指代笔,以水点墨,在桌子上书写。”说着走下讲台在屋内来回走动,期间给每一个小童不厌其烦的指正或亲自再度为其书写几遍。

直到见所有孩童碗中水都耗尽以后,张先生走回讲台道:“礼字现在大家已经都会写了,接下来还需须知礼有三要:知礼,行礼和守礼。我下面要教大家的是行礼中常用的。作揖。”

一群平日里,不惧天地的顽童,此刻乖乖站在张先生身边,在他指导之下学习行礼。以及面对长辈,同辈,晚辈,行礼的变化之处。

日至中天,众人各自回家吃饭。李清玄也早早离开了,他虽然也跟着学了礼节,可他心中却着实有些不以为然。总觉得若是按先生说的以九拜之礼去行事过于繁杂。

午后饭罢,一众孩童重聚学堂之内。彼此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谈笑。

少顷,一声轻咳,张先生缓缓走进了学堂,众人见状赶忙各自站好。齐齐弯腰行礼道:“山长好,学生有礼。”

张先生面带微笑道:“嗯,免礼。学的还不错。”说着信步而行,走上讲台道:“我所知之礼节已经教过了,至于其它,则需等你们将来进入书院去学习了。现下教你们读书。咱们村中的四季谣可有人不会唱吗?”

张先生扫视一圈,见无人应答,当下闭上眼幽幽唱道:“远望山小,云聚峰腰,烟雨摇。暖风未度,百花早耀,鹿夹道 。赤阳高照,碧水暑消,浪滔滔。蝉鸣鹅叫,鲤跃蛙跳,正喧闹。山青尽了,月明九霄,苍穹高。凉风寒露,余香隐逸,黄花老。素花飘摇,玉株冰雕,人踪缈。霜寒林寂,止水成镜,不需桥。”

除了李清玄,学堂内,一众孩童也跟着唱了起来。

李清玄觉得有些莫名其妙,四下环顾,却发现长宁,和英杰也在闭着眼睛跟着众人一起唱。无奈之下只得先闭上了眼,初始他还无所觉,直到眼前出现四季更迭,也不由轻声哼唱着。

一曲唱罢,张先生如上午一般,让大家以指沾水认字,练字。

日影初斜,学堂内,大多孩童都在认真练字。这使得张先生颇觉欣慰,于是打算起身去沏壶茶,恰